张豹和石世听到尤坚这冷嘲热讽的话,脸色顿时有些难看,石世刚想开口反击,被张豹轻轻拽了一下衣袖,低声提醒道:“殿下,别急。”

    “既然如此,尤坚,你说说看你有什么想法?”

    “回禀陛下,微臣认为,匈奴人和鲜卑人的意图再明显不过,赵国与他们早晚要大战。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上谷,雁门,五原,平阳,蓟城这五个地方,应该抓紧屯兵,屯田,屯粮!其中,这蓟城和上谷临近鲜卑,若是鲜卑入侵,上谷和蓟城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击。而五原,雁门毗邻匈奴,往北便是匈奴地界,这两处屯兵屯田,也可防匈奴来犯。至于平阳,往西便是关中,再过去便是河西,上次羌族人就是带着匈奴人从河西过来,绕过雁门关,才能轻松横打到云中,所以平阳是赵国西边的门锁,不可忽视。”

    “尤大人所言,是有些道理,不过前些日子燕王殿下提出屯兵屯田之建议时,你带头反对,此刻却又主动提出屯兵屯田之策,尤大人,您还真是没有原则啊,呵呵……”张豹讥讽道。

    “你……”尤坚又羞又恼。

    “陛下,微臣有话要说。”刘远志站了出来。

    “你说!”

    刘远志看到燕王府和庆王府的人又要吵起来,只能站出来打断了他们的争论,说道:“臣以为,当今天下大势,有如当年的春秋战国,咱们赵国地处中原,一无险关屏障,二无雄厚国力,所以单单以武力来定国安邦,怕是还不够。”

    刘远志此言一出,就连燕王府的人听着,也有积分道理,张豹等人也不自觉的对视了一下。

    石虎则是连连点头,见刘远志停下来,立马吩咐道:“你接着说!接着说!”

    “臣以为,先前燕王殿下的屯田之策略,可以为赵国积累国力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刚刚尤大人说的屯兵之策,刚好可以跟屯田契合。粮足则人丁兴旺,人多则兵多将广,兵多则敌莫敢犯。眼下屯田一事已经落实到各地,今年的春种已经开始,各地府衙也在收拢流民,如此便可四海安定,百姓可安心的休养生息。假以时日,粮食,兵器,战马,兵员便可得到补充。”

    “刘大人,你方才所言,诸如兵马粮草,都不是眼下能解决的。但是匈奴和鲜卑,尤其是那匈奴人,随时随地都会犯我边境,这才是当务之急!”张豹说道。

    “张大人,我还没有说完。”刘远志不紧不慢的说道。

    石虎看了两人一眼,对张豹说道:“张豹,让他说完。”

    张豹悻悻的看了刘远志一眼,乖乖的站了回去。

    刘远志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对于防范匈奴一事,刚刚尤大人说的有道理,五原和雁门往北就是匈奴地界,是该加强驻防。前几日石勇已经赶赴雁门关,相信以石勇的手段,不久之后,雁门关的守军的战斗力也会得到提升。而五原的守将一向恪尽职守,未曾出过什么纰漏,陛下也可安心。但是匈奴人素来凶悍,单凭雁门关和五原仅仅两万守军,怕不足以应对,微臣以为,眼下可从太原和李城各调派一万人,分别前往雁门关和五原增防。”

    “刘大人,太原和李城守军原本就只有不到三万人,各调一万,那太原和李城的兵力就显得有些紧张,一旦有突发情况,该如何应对?”石世问道。

    “殿下说的是,自去年北方大旱,太原和李城一带流民遍地,确实存在发生暴乱的可能,但是不久之前,屯田的命令早已下发各地,我听说各地的民情已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安定,只要各郡守安分守己,尽心尽责,当不会有什么暴乱。”

    “匈奴人确实可恨!调兵增防一事你们以为如何?”石虎看了看众人。

    众人相互看了看,谁都没有先表态。

    “丞相,你觉得如何!”石虎见所有人都不说话,便先问高尚之。

    高尚之连忙站出来,行礼答道:“刘大人所言有礼,调兵增防,老臣赞成!”

    “微臣也赞成!”尤坚点点头。

    石世和张豹等人迫于无奈,而刘远志说的这个主意也确实没错,于是只能点头认可。

    “还有一事,臣以为不可不说。”刘远志说道。

    “你说吧。”石虎抬抬手示意。

    “羌族和氐族盘踞河西,那里水草肥美,骏马牛羊无数,这两个部族虽然不及匈奴强大,但也都拥兵数万。如今赵国四面临敌,对于羌族和氐族,臣以为当行怀柔之策......”

    “启禀父皇!儿臣也是这么想的!”石世忽然打断了刘远志的话。

    石虎点点头,说道:“看来你们与朕想到一起去了!”

    石世原本想抢了刘远志的风头,没想到石虎心中早有此打算,压根儿没有给他发表意见的机会。

    刘远志倒不以为然,问道:“不知道陛下将如何打算?”

    “不瞒你们说,这个主意,是西华侯给朕出的,朕再三考虑,觉得不错,今日就与你们说说。”石虎清了清嗓子,说道:“羌族的木都尚在赵国,朕打算近期派人把他送回河西,以示朕天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冉魏大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苗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苗刀并收藏冉魏大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