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西出榆关之后,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之上,全军骡马化的优势立即体现无遗,行军的速度快得惊人。↑>

    正午时分,留在队尾押阵的近卫军,距离榆关西门,已经远出八十余里。

    在军政、军令、军法及后勤,四权分离的前提下,李中易向来舍得放权。既然委任杨烈为行军大总管,他索性领着近卫军留在整支大军的末尾,免得让杨烈觉得碍手碍脚,事事向他请示汇报,那反而不美。

    在叶晓兰看来,杨烈的领军作战能力,远远胜于李中易这个主君,这就有些类似于刘邦与韩信了。

    刘邦将兵不过十万,韩信却是多多益善,不怕兵多,就怕兵少,也就是李中易经常挂在嘴边的大兵团指挥作战能力。

    叶晓兰至今依然清晰的记得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韩信死得很惨,吕后将他骗进长乐宫,命甲士用乱枪将其戳死。韩信临终前惨然泪下,高呼曰:悔不听蒯通之言!

    唐太宗尝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叶晓兰出身于幽州名门叶家,自幼即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她的学问不见得比当世大儒差多少。

    无论书法还是见识,叶晓兰都远胜于竹娘等一干妾室。哪怕是,将门世家的李七娘、折赛花,和叶晓兰相比,亦多有不如。

    当然了,出身于幽州第一世家韩家的韩湘兰,秉承不外传的家学渊源,倒是叶晓兰生平最大的劲敌之一。

    作为李中易的内书房书记官,叶晓兰所掌握的情报资料,远不是外人所能想象的。

    在巧妙的军权制衡体系之下,李中易对于李家军拥有的是无可争辩的绝对掌控力。队正以上的军官,必须进入李中易自任山长的讲武堂学习深造,且学成结业之后,必蒙李中易的召见。

    全军将弁皆吾之门生也,这是李中易喝多了酒不经意间说漏的话,却被叶晓兰听了个正着。

    更重要的是,营级以上的军队调动,必须由参议司出军令,李中易签押加密,军法司监督执行,这便从根源上堵住了领军大将犯上作乱的空隙。

    叶晓兰越琢磨,越觉得李中易设计的军事体系,实在是精巧无比,妙不可言,这也是他敢充分授权杨烈指挥大军的底气所在。

    帅将之间的关系明确,权责底线也划分的异常清晰,李中易只需要下一个军令,便可以轻而易举的解除杨烈的兵权,将来还有必要杀之去祸么?

    大军进入广阔的滦河平原之后,分三路迅速展开,李中易领着近卫军则悠闲自在的吊在全军的末尾。

    受制于道路以及后勤补给的局限性,这个时代的行军作战,必须要分兵。

    所谓分进合击,指的就是分头行军,集中作战,然而,这个时代的分兵,分容易,再想集中起来,可就比登天还难了。

    远的且不去说它,李广就是因为迷了路,导致没有按时到达指定作战地点,被迫自杀谢罪。

    不过,李家军拥有举世无双的舆图房,这便给行军作战带来了数之不尽的好处和便利。

    自从,李中易占领了榆关以来,舆图房所属测绘营的专业人士,便跟随着精锐的斥喉们,几乎走遍了整个幽州以东地区。

    舆图倒是好制,可是,李延清暗中主持的拉拢燕云汉族门阀的工作,却进展异常之缓慢。

    整个燕云十六州内,仅有区区几家很小的庶族门阀,暗中与李中易勾勾搭搭。其目的却只是想利用榆关锁死南京道和东京道之间商路的机会,趁机大发横财罢了,而绝无心向汉室之心。

    李中易其实很理解这种尴尬的局面,自从沙陀族石敬瑭献出燕云十六州以来,至今已近三十年。

    客观的说,契丹人施行的北南面官制度,采取的汉官治汉的策略,很好的笼络住了燕云地区的汉族知识分子。

    在这个民族主义不彰的时代,对于读书人而言,只要不堵死他们做官的晋升之阶,其实谁当皇帝,根本就是没所谓的事情。

    后金入主中原后,以东林党人为首的汉族知识分子们,纷纷降了野猪皮,这些人所图的不过是保住家财和官位权势罢了。

    至于,南京道辖下的汉军官兵,他们平日里享受着高官和厚禄,又极其畏惧于契丹人的鼎盛军威,竟无一人敢向李中易靠拢。

    李中易压根就不介意南京道的汉人官僚和将领们是否心向汉室朝廷,成固可喜,从此有了内应。不成,亦无忧虑,彼辈既然效忠于契丹人,那就各凭刀枪说话吧!

    于是,在进军安喜之前,李中易给各级将领下了一道秘密手令:举凡契丹境内之官绅大户,或是巨商豪贾,一体抄家,所擒之男女俱贬为奴或婢。

    在手令之中,李中易格外强调了一点:胆敢抗拒天朝王师者,诛其全族男丁,女性全部充作官姬!

    长途行军,确实非常辛苦,李中易索性钻入萧绰的被中,搂着前凸后翘的俏佳人,美美的睡个回笼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逍遥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大司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司空并收藏逍遥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