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强行出头,一动不如一静,一直是李中易应对险恶政局的法宝。而且,李中易屡屡因此而最终受益,令刘金山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今,李中易虽已经被任命为南征军都总管,可是,由于刘金山的护印掌权,开封府衙依然是他的地盘。

    与之相反,李谷和王溥五次三番的向范质发难,每次都是闹得山响,收效却甚微。

    不仅如此,由于和范质成了死敌,李谷和王溥手头所掌握的权柄,日益被缩小,彼此之间的怨念随之更深。

    刘金山很多时候,都会产生一种真实的错觉,谋权心切的李谷和王溥,恰好成了李中易扩大权势的垫脚石。

    说句心里话,李中易对于开封府的地盘,即使有些兴趣,也十分有限。

    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李中易一直铭记于心天下万权,兵权最要

    以前,李中易曾经亲身经历过一件事,令他的印象异常深刻。某位税务专管员,去一家品牌专卖店收定税的时候,也许是过于狮子大张口,额外的要价过高,结果,他和店主之间,由口角发展到互相推搡,甚至是动粗的程度。

    有人报警后,身穿制服的两位普通民警及时赶到,店主的态度立时平和了许多,十分配合。

    此事虽小,却也足以管中窥豹掌握着合法暴力伤害权的特殊人士,一直倍受老百姓的尊重害怕

    此所谓,民心如铁,官法如炉,不可不察

    李中易的战略性计划,是想等赵老二先动手,然后,他再来收拾残局,这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阻碍最小化。

    挟天子也好。奉天子也罢,李中易体察到一个关键,想要获得士大夫们的阶段性合作,大义名分。必不可少

    东汉末年,曹孟德即使干翻了袁绍,也没敢废了汉献帝,直接篡位称帝。这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各大门阀对东汉皇室的态度。

    曹操称魏王前后,以荀彧为代表的,忠于汉室的力量,依然颇有力量,这就是政治现实。

    所以,气吞万里如虎的魏武帝,被迫妥协了。

    回到李中易如今面临的局面,与曹操所处的时代或许不同,但是处境却大致相仿。

    当然了,李中易比起曹孟德老兄。还多了不少法宝,其中就包括他一直强制推行的,让军官和士兵读书识字的晋升制度。

    毛润之拿下江山之后,最重要的一项政治措施,其实并不是土改,而是安排数百万退伍军人,转业掌握了各级基层政权。

    靠自己人的维护,才有可能坐稳江山,此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

    没错,李中易打的最大的一个主意。其实是在他掌权之后,大力落实军人退伍转业制度。

    所谓的皇权不下县的老传统,在李中易的眼里,半文钱不值。皇权不下县的后果。是东汉的豪强并起,是蓝朝丢掉了万里河山,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李中易故意就待在军营里,和杨烈、颇超勇等铁杆兄弟一起,再次过上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痛快日子。

    按照枢密院的调军令。大军应该在开封城南郊集结待命,羽林右卫和党项骑兵们,也都跟着李中易移驻南郊。

    就在李中易出征之前,李家的内宅之中,也爆发了一场争夺战。

    李中易的平妻和美妾们,为了抢夺随同南行的资格,明争暗斗,闹得鸡飞狗跳,家宅不宁。

    事情的起因,其实来自于薛老夫人的一句话

    得到了南征的任命之后,李中易按照往常的惯例,向父母双亲,做了通报。

    李达和倒是对李中易颇有信心,得知消息,只是叮嘱他注意自身的安全,也就没再说啥。

    倒是薛夫人始终惦记着一件事,索性把话挑明了,她说“大郎,你身边的妾室也不算少了,没有身孕的,就带几个去吧”

    李中易起初有些诧异,他的正事,薛夫人从来不插手,也不会掺合进来的,这是怎么了

    紧接着,李中易意识到,一定是有人在薛夫人的耳边,吹了小风,勾起了薛夫人当初做妾时的各种复杂情绪。

    想当年,曹氏当家的时候,身为李家小妾的薛夫人的处境,真心是异常艰难

    曹氏仗着曹家是夔州名门望族的势,时不时的就要折腾一番薛夫人,让薛夫人受尽了夹板冤枉气。

    李达和又属于典型的士大夫作派,家宅之事,向来少问,绝不至于宠妾灭妻,当着曹氏的面维护薛夫人。

    当然了,李达和也绝非无情之人,他不仅想方设法的暗中替李中易谋个好前程,并且还准备好了家外的婚宅,又赠了两百两银饼的婚资,也算是尽到了慈父的责任。

    正因为如此,李中易飞黄腾达之后,一直对李达和非常孝顺,即使是不成气的二弟,他也尽其所能,给予了必要的照顾。

    薛夫人的有感而发,令李中易感同身受,触景生情。想当年,如果不是生下了他这个长子,恐怕薛夫人的处境,还要艰难十倍以上吧

    李中易身旁,没有生育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逍遥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大司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司空并收藏逍遥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