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诊断的结果,两位甄公子得的并不是瘟疫,二公子甄俨得的是肠痈,三公子甄尧得的却是小病,可惜,他碰了庸医,用错了药,其病势看着二公子要严重的多,实际,若是用对了药的话,用不了多久能彻底痊愈了。

    古代华夏医所指的肠痈病,范畴很多,但是,肠痈病主要是得急性阑尾炎的人较多,病势也最重。即便是华佗,一旦遇到这种病人,因为找不到具体的病因,基本是不治之症。可有金珏的这个穿越者在,甄俨被救活的几率变大了。

    因为,有一次,华佗在和徒弟李当之谈论医学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肠痈,金珏把他所知道的关于急性和慢性阑尾炎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讲了一遍。

    略阳县城十几万人,总有几个得了肠痈病的,再说这个时代,方技在士人面前没有什么地位,却极得百姓们的尊崇,故此,华佗一说出要为那几个病人治病,家属二话不说,把人送到了华佗这里。

    最终,三个确诊得了肠痈的病人,经过华佗的手术治疗,自救活了最后一个。

    失败的原因有二,

    第一、准备不足。

    第一例手术,华佗居然到最后都没有能够从病人的脏腑里找到病患处。

    第二、经验不足。

    第二例倒是找到了金珏所说的阑尾,并成功切除了,可惜的是,病人失血过多,且因为得的是慢性阑尾炎,得病的时间过久,导致其体弱多病,免疫力差,最终因为伤口感染而死。

    第三次总算是成功了。

    也是说,如今的华佗已经有了治疗肠痈病这方面的经验,再治疗二公子的时候,不敢说百分之百能够治愈,但是,甄俨活下来的几率的确是大大增强了。

    华佗不但善于外科手术、也非常擅长草药和针灸。故此,在查出两位甄公子的病症之后,他立即亲自抓好了一副药,让药童立即用另外一个马车里的暖炉熬制汤药为三公子甄尧治病,至于二公子甄俨,目前,华佗只能利用针灸暂时为他缓解身的痛楚。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药到病除,那指的是小病,像甄家两位公子的病,即便是治好了,也得花费不少时间慢慢将养他们的身体。

    “华先生,我那两个儿子的病,您可有办法医治吗?”甄张氏看着华佗忙前忙后,好一阵折腾,一直都没有敢打扰对方,一直到华佗收了金针,她这才悄然来到华佗的身边,小声地问道。

    “这位夫人,两位公子的病,我已经查出来了。三公子的病是药不对症,我已经换了药方,大约服用七天,能痊愈。不过,二公子的病,要麻烦一些,他得的是肠痈,我暂时只是用金针为他镇疼而已。要想治疗,必须得回到略阳县县城里才能再想办法。”

    “什么,真得是肠痈啊!”甄张氏闻言,惨呼了一声,脸色立刻变得刷白。

    原来,袁绍派来的那位邺城名医在诊断过甄俨的病之后,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肠痈,甄张氏即便没有学过医,她也十分清楚,这个病根本是不治之症。

    华佗一看对方的脸色,知道对方心在想什么,便劝解道:“这我夫人,你且不必灰心。肠痈之病,我已经治愈过一位患者,二公子的病未必不能治好。”

    “真得?”甄张氏难以置信地看着华佗,她此刻的心里极为矛盾,既希望对方说的都是真得,又怕对方大言炎炎,给了他希望,却又治不好二儿子的病。

    华佗还没有回答,他身边另外一个背着药箱的药童不乐意了,他嘟着嘴不高兴地说道:“我师公说的话,自然是真的,老夫人,你若是不信的话,不要找我师父诊治了吗?要知道,这样的天气,太守大人原本是不想让我师公冒险出城的?”

    “福儿,你怎么跟夫人说话呢?”华佗一听,不悦地拍了拍这个被叫做福儿药童的小脑袋,微嗔道。

    在略阳县的时候,金珏招募了不少的孩子,想让华佗收他们为徒,可华佗眼光极高,居然没有在其相一个孩子,最后,金珏只能退而求其次,让李当之择其善者收为徒弟。金珏又从城的孤儿挑选了四个最为机灵懂事的男孩子,跟在华佗的身边当药童。

    华佗为这四个孩子赐了自己的姓,并给他们起了喜乐福寿四个名字。这个福儿是其年纪排在第三,叫做华福。

    “不碍的,不碍的。华先生,多谢!我真是感激不尽啊!”甄张氏连连摆手,表示她并不在意,再说,她一再质疑华佗的医术,也难怪这个小药童会如此的生气了。

    “唉,这位夫人,这事说起来,还得怪我那义子,他居然又派人到各地掳劫士人。还请夫人您不要见怪才是。”华佗歉意地说道。

    虽然临行前,金珏并未说明这队人的来历,可华佗听对方的口音,知道这些人全都来自河北。他这些年虽然一直在江淮间为人治病,可是因为战乱的关系,也有不少河北人逃到江东去,故此,华佗也能从对方的口音,大致猜出对方的来历。

    “哦!这位华先生,照你这么说,并不是只有我们几个,是你那义子从其他地方劫来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皇帝培养手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夏闰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夏闰羊并收藏皇帝培养手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