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现犯禁者共有四百六十余人,这些人被全部坑杀。这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坑儒’事件。



    可是,又有一说术士即为‘述士’,因‘术’与‘述’同音,而‘述’取自‘述而不作’,即儒士,所以留下了‘坑儒’的说法。因为时间久远,真相以不可考据,所以,只能参考古代文献记载来推测了。



    ‘焚书’,则是官府命令,只允许百姓留下医术。占卜类、和种植类这种没有什么社会争议的书。而其他诸子百家类的学说,都要上缴给嬴政,嬴政在做统一管理。



    其实,估计那些真正的老百姓,是不太懂得文字了,所以,真正有藏书的都是那些昔国贵族和有钱人家。所以,在秦朝的时候,这收缴书籍对百姓没有什么影响。



    而且,嬴政不是还下令收缴天下之兵器嘛!嬴政既然下了这个命令,怎么韩信还会背着把剑到处去逛呢!



    大秦律法严明,却有诸多黔首目不识丁,为了推行大秦的律法,嬴政专门安排一部分去,专门负责教百姓律法,就好像是课堂一样的,这样百姓们就都可以明白大秦的律法了。



    现在看到很多人都在说,秦始皇是个肆意屠杀百姓的暴君...



    其实,在嬴政刚统一了六国之后,并没有立刻诛杀掉那些六国的贵族,也没有杀过六国的百姓。反而是对他们很好。嬴政怎么处置六国的人呢?



    嬴政琢磨了好久,将心比心,要是他的秦国被灭掉了,嬴政应该也会很难过吧?



    所以,嬴政琢磨着,在秦国的周围,安置着那些六国的贵胄,百姓们的村子如果散了,那就再建一个村子,村子的名字还是用原来的名字,存户的排位也是按照原来的排位所建造,这样,六国的百姓应该也会觉得亲切了吧?这样看来,嬴政对百姓还是挺温柔的嘛!



    嬴政也保留了六国的文化,还打算组织六国有名的文士来编纂一本类似于百科全书类的东西,算是把六国的文化来了一个总结整理。并且把好的文化都融入到秦的文化里面,包括法律也是。



    可是,嬴政虽然是怎么想着的,但是,六国人也不买嬴政的账,虽然,他们表面上都不敢不给嬴政面子,可是,背地里,他们消极怠工,贵族还背地里面煽动百姓,诉说自己故国有多么多么的好,恢复故国是一件可以实现的事情。



    可是,嬴政把国家统一了之后,就没有把其余的六国人当做是外人来看,在嬴政的眼里,大家都是一个国家的人,再也没有什么,你我的分别。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嬴政他在用兵的时候,都是哪个国家的都有。嬴政在统一六国之后,用六国的兵,这就是说明了,嬴政已经非常相信其他六国的人了,兵也是一个国家比较重要的部分,嬴政这么聪明,当然知道,所以,他能这么做,也是为了向百姓们展示自己对百姓的信任,让百姓也可以相信嬴政。



    在一次推行新政的时候,这个新政不被一个地方的百姓所接受,从而引起了民变。嬴政派兵去收复失地,这里的收复失地,并不是那种平叛乱而大开杀戒的那种,而是震慑百姓再加上安抚招安,软硬兼施。



    嬴政可是蛮信任自己的士兵的,可是,他的士兵里面,哪个国家的人都有啊,所以,军队的忠诚度还是不够的,所以,嬴政派出去的兵非但没有收复失地,反而被策反了。后来嬴政知道后,就派自己老牌的秦兵去平叛乱。



    这件事之后,李斯进言说嬴政太仁慈了,因为对他们太好了,所以,造成的后果反倒是适得其反。可是,嬴政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嬴政认为,一定是自己的错误,才导致策反,嬴政觉得,是自己太心急了,而且,他对民风不够了解。所以,嬴政这是把所有的错都归结于自己身上了。



    而且,不得不说,嬴政在刚当上皇帝的时候,群臣聊天的时候,只有李斯爱搭理嬴政,其他的大臣几乎是不搭理嬴政的这点虽然让嬴政很郁闷,但是,嬴政应该也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吧?



    总之,嬴政就是觉得,推行新政是嬴政自己的工作,所以,嬴政在第二年有个东巡的计划。嬴政东巡主要也是为了方便体察民情。在嬴政巡游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工作,虽然出巡,嬴政也是亲自受理奏折的,这也就是相当于,嬴政走到哪里,朝廷就在哪里。



    这就是大家口中所谓的暴君,要说嬴政对谁比较狠,那就是韩王安。嬴政之所以要杀韩王安,其实,韩王安本来是主动向嬴政投向的,嬴政也很高兴韩王安能投降,并且,还好吃好喝的,让韩王安衣食无忧的生活,并且,还善待韩国的百姓。可是,在秦始皇二十年,韩国旧贵族在故都新郑发动叛乱,秦国出兵平定叛乱。叛乱平定之后,嬴政觉得,应该是因为,这个韩王安还在,所以,他们还以为,韩国有复兴的希望,所以为了根除祸患,嬴政将软禁中的韩王安安处死。其实,嬴政本来对韩国挺好的,没有实行屠城,可是,韩国还反叛,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秦时明月之幻梦琉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嫣溪浣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嫣溪浣若并收藏秦时明月之幻梦琉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