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拥立。

    韩易去信告知袁绍,弘农王不在汝南,无人可送。讨董事大,不宜重复的另立新君,免得汉帝的权威大减。袁绍大怒,当即划去韩易入盟的资格。更有意先起同盟大军,杀奔汝南而来,所幸被曹操所劝住。

    曹操也写信私问韩易弘农王的下落,韩易表示一概不知。曹操无奈,只得请韩易暂缓来酸枣会盟,等日后再说。

    韩易于是派使前往颍川问李旻,是否需要援兵一事。不想李旻乃是袁氏故吏,与袁绍、袁术立场一致,对韩易的援兵之语无动于衷。

    韩易大怒,感觉本是好好的讨董义举,已成了袁董二氏在雒阳城明争暗斗的延续。顿时无心加入其中,为袁氏一族于火中取粟了,只在郡中按兵不动,加紧练兵之事。

    广陵郡功曹臧洪说服太守张超,联合其兄陈留太守张邈一同举兵。兖州刺史刘岱亦加入,在酸枣举兵,推举袁绍为盟主,领车骑将军,讨伐董卓。

    反董势力的酸枣联军与河内联军势力极大,董卓颇感威胁。加之西河之事败,董卓愈加的惊恐,慌忙令胡轸暂时退兵。又恐韩易令汪洋率南匈奴兵南下河东,或从上郡截断董卓部西凉羌兵的后路,于是起意迁都一事。

    二月,董卓提出迁都长安的计划,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因为反对而被免职。董卓又借此杀害周毖、伍琼以泄愤。

    董卓担心据守长安的京兆尹盖勋与左将军皇甫嵩响应关东的反董联军,故将二人征入雒阳城。皇甫嵩到任后,董卓因为旧怨,便指使他人陷害其入狱,欲致其于死地。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与董卓关系不错,于是亲自求见董卓,替父求情,董卓这才答应释放皇甫嵩。

    二月十七日,东汉朝廷迁往长安,董卓则在雒阳城放火焚烧宫殿、官府、民宅,趁机搜刮财物,又指使部将挖掘帝王、公卿大臣的陵墓获取珍宝,致使雒阳方圆二百里荒芜凋敝无复人烟。三月五日,汉帝刘协入长安未央宫。董卓则留守雒阳毕圭苑中,以对抗关东联军。

    然而关东联军坐视不管,每日里只是置酒高会。先有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诸侯不理,遂独自引军西进。并传信韩易,请从大谷、伊阙进攻。韩易立即大起马步军三万,进入颍川郡中。

    然而颍川太守李旻却怀疑韩易欲夺取颍川郡,惊慌之下忙率兵万余,至颍阴与许县的韩易军对峙,并求鲁阳的袁术出兵,前来救援。

    韩易进军不得,欲杀李旻,却又怕彻底的与袁氏翻脸,投鼠忌器之下,只得再次无奈的罢兵。

    然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为士兵数量悬殊,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董军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于难。

    回至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围困董卓,关东诸侯依然不肯从。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上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的势力。

    曹操气愤不止,只得前往汝南郡与韩易商议。韩易也被袁氏的所为弄得火大不止,决定夏收之后,将尽出汝南兵讨伐董卓。不管谁人拦路,一并杀之。曹操大喜,引部前往扬州丹阳郡,欲召万余丹阳精卒,与韩易同讨董卓。

    夏收之时,韩易再次测量汝南郡田亩,清点户籍,终于得出大至的数字来。汝南一郡共有田亩八百一十四万亩,可收税粮一百六十三万石。人丁一百八十余万口,户籍三十六万余,税金总共收得一十一亿钱。加上去年的钱粮,足可供应十万大军一年的花用。

    然而此时,长沙太守孙坚也领兵二万北上南阳了。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章节目录

汉末沉浮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何子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何子易并收藏汉末沉浮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