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猛地一蹬,扑到了洞口处,也顾不上肩头的剧痛,拼命地住里爬去,身体刚完全进入,便听到脚后的位置,传来声轰鸣,一股气浪袭来,将他往前推了出去。这里漆黑一片,也不知滑了多远,涵宝只感觉心里一闷,又喷了口鲜血后,便昏迷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涵宝悠悠醒转,意识回归,他不禁呻吟了几声,发现自己俯卧在地,四周一丝光亮也无,左肩和两只脚踝传来撕裂般的剧痛,好在右手完好能动,他刚想支撑身体坐起来,却忽然碰到了坚硬的岩石,伸手四处摸了下,发现这个洞穴刚好能容下自己的身体,不由庆幸自己是个少年,身体还瘦小,如是成年人或胖些,说不定就进不来了。

    “还是先运功疗伤吧!”于是他保持着俯卧的姿势,开始练起了“混元功”。初时很不习惯,毕竟从未如此修炼过,再加上身体的疼痛,他调整了几次,才好不容易入静。内视之下,身体里糟糕透了。许多经脉受损,特别是左肩和脚踝处,必须用法力仔细梳理,另外,五脏也受到不轻的震动,有的地方淤血凝滞,也要清理。

    然后涵宝意识回到丹田,发现只有发丝大的一缕真元在里面,他记得钻进此洞时,己用尽了法力。这一缕应该是在昏迷期间自行恢复的。他于是调动这一丝真元,小心翼翼地在经脉中运行起来。

    修真界常识,关于真元和法力,其实只是称呼上的不同,所谓练气,练的就是与生俱来的那一点先天元气,也称真元,人因此气而存活,此气耗尽,人亦死亡,而此气奥妙无穷,在内能养神魂,补肉身,维持人体生机。在外能化术法,变化万端。所以在内称真元,于外施展应用称为法力。

    修行的初始,就是以真元为种子,然后通过法决,吸收天地间灵气入体,不断培养和浇灌它,让它发芽成长,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所以,修土也将真元的多少,用“株”来计量。天地间任何人,从母体胞胎落地时,都有五十四株真元。六为阴,九为阳,六九刚好五十四,这叫阴阳和合,众生平等。而凡人不能将天地灵气引入体内,因此终其一生,只能依靠这五十四株真元存活,如果后天真元消耗越快,就死得越早。

    修士之所以活得长久,就是因为有灵根,能吸收天地灵气进入体内,让真元壮大。这种增长,也有着层次的划分。例如:真元在五十四株至一百零八株之间,叫做练气第一层,真元在一百零八株至二百一十六株之间,叫做练气第二层………,因此,每进一层,是以几何倍递增的。

    练气期共分为十层。又因为在这十层中实力的不同,修士们又把前三层称为练气初期,四至六层称为练气中期,七至九层称为练气后期。

    为什么还有第十层呢?因为达到练气的最颠峰后,这是道坎,像座大山拦住了无数修士,许多资质卓越之辈终身止步于此,遗憾终老。这道坎,就是练气第十层,如是能再进一步,那就进入了筑基期,所以取九九归一之意。进入筑基,才真正踏入了仙路的门,那时才是真正的修真者,连生命层次都不一样了。

    这些对涵宝来说,太过遥远,他现在练气第二层,真元在六个月前练到了一百九十三株,到现在为止,就再也没有增加过。

    涵宝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引导着真元在经脉里循环,每完整做一次循环,称为运行一个周天。九个周天后,涵宝感觉星星点点的灵气从这山体里汇聚而来,渗透进了他的体内。只是灵气非常稀少,让他真元恢复速度十分缓慢。

    八十一个周天后,涵宝的真元终于恢复了一半。他开始引导着真元梳理经脉和五脏。

    时间在黑暗和静默中慢慢流失。修炼中的涵宝是没有时间观念的。突然,在这狭小的洞穴里,传来“噗”的一声,涵宝终于把五脏的淤血清理了出来,将破损的经脉尽数恢复。

    睁开眼晴,感受了下体内,伤势完全痊愈,己能行动自如。涵宝开始盘算,往后退是不可能了,估计毕寒见不能跟进来,已将洞穴轰塌堵住。他忽然记起,在他之前有只猴子钻进来过。

    “难到还有出口。”涵宝眼睛一亮,手脚并用开始往前爬。随着前进,感觉洞穴在慢慢变大,直至能躬身前行,涵宝才施放了个“火球术”,在指尖凝聚出一道火苗,勉强能看清身周。

    这是一个天然的洞穴,里面很干燥,越往前,洞穴变得越高越宽,一会儿后,已能直立前行,只是脚下开始高低不平。约行了一个时辰,涵宝深一脚浅一脚地不知走了多远,而洞穴己变成两三丈宽,高不见顶了。给涵宝的感觉是,再也不是山洞,倒像是一道天然的裂缝。

    终于,前方出现了一丝光亮,涵宝欣喜若狂,拨腿飞奔起来。光亮渐渐变大,果然是个出口。来到近前,出口有丈多大。涵宝反而停了下来,强忍住一冲而出的激动,慢慢走到洞口,待眼睛适应了亮光后,才探头望去。

    “啊”,他嘴里轻呼一声,顿时呆住了。看清爽的小说就到【顶点 】

章节目录

神肆仙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火石上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火石上人并收藏神肆仙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