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老妪身影消失不见,但是在青牛背和石拱桥之间的溪水中,好像有一抹幽绿暗影,歪歪扭扭向下游。

    这道暗影临近石拱桥后,速度放缓,最后简直就是乌龟划水一般。

    距离石拱桥那座深潭还有十余丈,河婆老妪的身影骤然加速,显然是富贵险中求,要拼死一搏了。

    一游而过。

    畅通无阻。

    老妪一口气冲出数十丈后,水下身影打了一个旋,为了庆贺劫后余生,情不自禁地一圈圈转动起来,一团青丝缠绕那具已无血肉的干瘦躯壳。

    这位河婆站直悬停在溪水当中,抬头望向那座石拱桥,终于清清楚楚看到了那把老剑条。

    依旧锈迹斑斑,跟她还是孩提时、年少时、少妇时所见,并无半点异样。

    但是下一刻,只是多看了老剑条这一眼的河婆老妪,一双眼珠子当场爆裂。

    哀嚎。

    溪水翻滚,浪花阵阵。

    许久之后,这一段小溪总算恢复风平浪静,老妪重新生出了一双眼睛,但是她变得气息孱弱,耳畔响起那位大仙的嗓音,“人家不稀罕理睬你,那是你祖上冒青烟,你别得寸进尺。以后经过石桥的时候,切记不要抬头了。”

    老妪嚅嚅喏喏道:“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杨老头的嗓音幽幽传来,“你只管往下游去,试试看能游到哪里。经过那座铁匠铺的时候,也别太猖狂。不过不用太担心,你的存在,能够让这条溪水变得尤为‘阴沉’,一旦催生出水精,有利于铸剑淬炼,所以那位阮师,不会为难你。你要是做事勤勉,说不得人家还会施舍给你一点机缘。骊珠洞天虽然碎裂了,灵气迅速流溢四散,可大抵上还能延续个三四十年,阮师的圣人之位,稳固得很,对他来说,反而是好事。”

    老妪松了口气,谄媚道:“谨遵大仙法旨。”

    青牛背这边,有人言语中满是钦佩,“前辈好大的神通,竟然能够自行敕封一方河婆,关键是还能够不惊扰到天道。”

    杨老头依然保持原先的坐姿,头也不转,冷笑道:“河婆,和河神,一字之差,云泥之别。你这种读书人,会不懂?”

    来者正是观湖书院最大的读书种子,崔明皇,他应该会是最后一位离开此地的外乡人。

    这位丰神玉朗的英俊书生,笑道:“已经很骇人听闻了。在一条断头路上,硬生生岔出小路来,这等手笔,由不得晚辈不佩服。”

    杨老头淡然问道:“小子,你知道我的身份?”

    崔明皇摇头笑道:“山主事先并未告知,但是我勉强猜出一点端倪。”

    杨老头不耐烦道:“去去去,你小子还不够格与我谈,换成你们山主还差不多。”

    崔明皇非但没有离去,反而在青牛背席地而坐,落座之前,不忘伸手将腰间玉佩小心翼翼挽住,以免撞击在石崖上,他抬头望着再无遮拦的蔚蓝天空,轻声道:“空有一身通天修为,为了护住这座骊珠洞天,不让天道渗透进来些许,竟是半点也不愿使出,到最后只能靠两个本命字,真正死撑到最后。杨老先生,你说我们这位齐先生,到底图什么?”

    老人只是抽着烟,神色阴沉。

    崔明皇喃喃道:“若是图一个‘为生民立命’,那也太亏了,他是齐静春啊,山崖书院的山主,儒教第四圣的得意弟子,他的一条命,换来五六千凡夫俗子的来生来世,划算吗?我看不划算,换成是我,绝对做不来。”

    杨老头吐出一口烟雾,“你这话,也就只能跟我唠叨,要不然传出去,你这辈子也别想当书院山主。看在你先说了几句心里话的份上,咱们随便聊聊?”

    读书人微笑道:“那敢情好,晚辈求之不得。”

    老人望着水面,“不过在这之前,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崔明皇点头道:“前辈问便是了。”

    老人缓缓道:“一步步把齐静春逼到那个唯有求死的境地,是不是你的手笔?”

    崔明皇先是一愣,随即苦笑,最后自嘲道:“前辈是不是太高看我了?”

    杨老头没有转头,一团团烟雾在老人身前袅袅升起,“我别的本事没有,看人心一事,还算凑合。所以你不该来这里的。”

    崔明皇笑着解释道:“哪怕是晚一些来算,从我儒家第四圣在文庙位置第一次下降,以此作为开端,那也是八十年前的事情了,我如今不过而立之年,怎么说得通?”

    老人转过头,笑眯眯道:“你的意思,是说自己不过凑巧来这里取走镇国玉圭,又凑巧碰上这桩惨案而已,属于黄泥巴落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崔明皇神色自若,笑道:“世事无常,无巧不成书。”

    杨老头呵呵笑着,皮笑肉不笑。

    崔明皇不愿继续空耗下去,开门见山道:“晚辈对那座披云山情有独钟,希望将它作为一座新书院的地址,晚辈来此是客,入乡随俗,于情于理,都应该跟杨老前辈打声招呼。不知道前辈有什么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剑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烽火戏诸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烽火戏诸侯并收藏剑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