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如就指着宁王那边,“就坐宁王爷那边好了,毕竟和徐大人戈大人坐在一起也不合适。”

    一个是勋贵,一个是朝臣,是不合适啊。

    柳大人没说什么,让人抬了椅子,但沈湛身后却站了十几个衙役,就怕他武功太高,一会儿定罪他要发怒杀人。

    沈湛坐下,右手边就是宁王。

    宁王端茶喝着,他身后的随从也无声的上前一步,手就拢在袖子里。

    证人被带了上来,一位三十几岁的牧民,还有七位甘肃守兵,八个人精神都还不错,显然没有用刑。

    “你八人,按顺序将所知道的事情都说一说。”柳大人道。

    八个人就轮流开口,牧民道:“别的不知道,但每个月确实有商队给我们送生活的物品,米油炭布都有,你们看我身上这件衣服,就是用你们的布做的,有三年了。”

    他说着,扯开衣领露出里面的中衣,确实是缎料,已经褪,不穿个两三年难有这样的破旧。

    柳大人点头,正要说话,苏婉如咳嗽了一声,道:“柳大人我有问题。”

    “说。”柳大人第一次和苏婉如接触,只知道这个女子不简单,可现在才知道,她除了不简单外,话还很多。

    不过,既然同意了她做讼师,那就不能言而无信,讼师要问证人,这是天经地义的。

    “这位证人。”苏婉如和牧民道:“你说每个月都有人和你们交换物品,以物易物。那么,你可见过镇南侯,长兴侯也行,毕竟他近一年都在那边走动。”

    “不曾。”牧民摇头道。

    苏婉如点头,看着柳大人,“这么说,他其实并不知道,是什么人在和他们以物易物。大人,我觉得他作为证人不大妥当,最好能请努尔哈赤来说一说。”

    有人噗嗤一生笑了,不知道是谁,柳大人顿时头皮发麻,回道:“苏姑姑,这位证人,只是证明确实有暗市,至于证明暗市和镇南侯有关的证人,是这七人。”

    苏婉如哦了一声,转身看着七个守兵,“那你们说。”

    其中一位瘦小的人,开口道:“我们原来是跟着镇南侯的,可就在五年前,镇南侯忽然让我们去了甘肃守戍边,一开始我们不知道,直到商队出现,我们才知道,镇南侯是要做这件事。”

    “此事已经查过,他们早年确实是镇南侯麾下的兵。”柳大人补充道。

    “那当时和你们一样,从战场退居守戍边的,一共有多少人,还是只有你们五人?”苏婉如问道。

    那位守兵回道:“一共有一千两百人。”

    “这一千两百人,都知道暗市?”苏婉如眉梢微挑,那人摇头,“只有我们七人,侯爷只交代了我们七人。”

    苏婉如哦了一声,“这么说,你们是镇南侯心腹喽?不然,这么重要的事情,镇南侯不交给裘戎去办,却交给你们,要知道,那几年裘戎也在甘肃。”

    “这个我们不知道。”那人道:“我们这等身份,当然是上头吩咐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苏婉如就冷笑一声,“吩咐什么就办什么,我看你们也不是听从吩咐啊,毕竟一个月两百两的佣金和封口费,可不少啊。”

    “这是商队私下给的。”那人辩解,“侯爷也知道。”

    苏婉如微微点头,“那除了镇南侯,还有谁也知道呢,比如,镇南侯不在的时候,你们都和谁联系?”

    “和……我们不用和谁联系,我们只要守住那个暗道,其他的事都不用我们管。”那人回道。

    苏婉如点头,看着柳大人,“大人,当年镇南侯派了一千两百人去甘肃,这一千两百人里有几个游击将军,还有两位他的亲信兵。大人打听过他们曾是镇南侯麾下的,想必也打听到了,当年这七人定人不是镇南侯的亲信。”

    她说着顿了顿,看着众人,“试问各位大人,你要是办这种杀头掉脑袋的事,是随便找几个人去办,还是交给自己的亲信去办呢。”

    “那自然是亲信。”崔大人道。

    苏婉如点头,一转头看着守兵,冷笑道:“所以,我的结论就是,你们非但不是亲信,还是背叛的小人,受人收买来陷害镇南侯的。”

    “我……我们不是。”那人大声辩解,苏婉如脸一冷,喝道:“公堂上,大人没问话,你不能开口,掌嘴!”

    柳大人当然不会让苏婉如胡闹,拍了惊堂木,喝道:“肃静。”他说着一顿,又道:“不但他们,还有西北的两户商户,在西北经营的七年,这两户人家,就是镇南侯属从,所有贸易往来,皆是他们在办。”

    八个人被押下去,又带两位男子上来,一位四十出头长的白胖,一位五十几岁留着时下流行的美髯。

    两个人神情平静,并没有即将被抄家杀头灭族的惊恐不安,显然是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建设,安排好了后事。

    柳大人问话,白胖的男子回道:“……第一次是镇南侯来找我们的,此后他就没有来过,而是以为副将,独眼,我们打听过,就是镇南侯麾下的裘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绣色生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莫风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风流并收藏绣色生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