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傻子,是不会有人敢动他们的船,所以他们夫妻听到后才会如此惊讶。

    “说了。”孙官人道:“周官人上下打点,明里暗里的话都说了,可唐大人钱收了却不办事,油盐不进。”

    永嘉伯惊愕不已,和孙官人道:“你先回家歇一歇,我想办法去见司公公。”

    “那就劳烦伯爷了。”孙官人道:“姑姑在成都府忙新铺子也没有回来,我们是两眼一抹黑。好在姑姑连走前交代我们,说有事可来听听您的意见,所以我今儿冒昧来了,实在是……实在是没法子了,时间不等人,拖一个月我们今年的生意很有可能就会被拖垮。”

    永嘉伯知道这其中的厉害,这件事他也非管不可,眼下天下百货的收入,已然成了他们家的主要银两来源,这钱可断不得。

    “你且回去,放心好了。都是自己人。”永嘉伯回道:“有消息我会让人去通知你。”

    孙官人连连作揖道谢,这才回了自己家中歇息。

    他一走永嘉伯便起身要走,蔡夫人拉住了他,低声道:“你先等等,他刚才说他在司三葆府外等了三天,却没有见到人。你先去打听一下,司三葆这几天在不在,要是在的话他为什么不见他,这没有道理的事。”

    “夫人说的是。”永嘉伯低声道:“我这就去打听一下。”他说着说了出了门,到很晚才回来,蔡夫人在家里等他,忙问道:“怎么说,司三葆在不在京城?”

    “被你猜对了,两天前司三葆就出城了,不知道做什么去了,但是人确实不在。”永嘉伯道:“看来只能我亲自去走动了。”

    蔡夫人想了想,低声道:“这样,让二丫头请玉洁来家里窜门。事情没弄清楚,我们轻易不要跳出去。”

    “夫人太谨慎了。”永嘉伯道:“孙官人来过我们家了,要是背后真有什么人作怪的话,也肯定是知道了。我们早就在船上,就算小心谨慎,都没有用。”

    蔡夫人点了点头,“伯爷说的对,是我想多了,那您快去,趁着夜里走一趟,说不定戈大人能知道点什么。”

    “那我去了。”永嘉伯饭都没吃便去了戈府,戈大人在衙门还没有回来,戈夫人派管事去请。

    两人都没用晚膳,便上了酒菜了,永嘉伯开门见山的道:“不瞒戈大人,今天我来是有事想要和您打听。”

    “您说。”戈大人道:“若有什么事我能搭上手的,您只管吩咐。”

    永嘉伯摆手,“吩咐不敢担。事情是这样的……”他将孙官人的话和戈大人转述了一遍,“孙官人觉得这件事很蹊跷,宁波那边扣着人和船,也不说放也不说审,这要是扣上三五个月,今年天下百货的生意就做不成了。”

    “这事我一点风声都没听到。”戈大人道:“这一年就盯着关外的战了。你这么一说,我听着也觉得蹊跷。”

    他想了想,又道:“唐大人我虽不认识,但他和方大人是同科,说不定方大人能帮你问问。”他说着,就开门喊了管事来,“去请方大人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管事应是而去,过了半个时辰方大人匆匆从衙门里赶过来,一进门便急着问道:“戈大人,可是关外有什么消息传来。”说着,看到了永嘉伯,顿时一愣拱了拱手,道:“原来伯爷也在,失礼了。”

    “方大人。”永嘉伯回了礼,戈大人请两人坐,开口和方大人道:“伯爷今晚来,是为了天下百货的船运的事。”

    方大人一愣,“哦?天下百货怎么了?”

    “是这样。”永嘉伯便又解释了一遍,戈大人接了话,“这位唐大人是不是唐节礼,我似乎记得他和你是同科?”

    方大人点头,“确实是,当年我们一起考上科举,只是时局动荡,我二人又一起返乡做了教书先生,后来是圣上登基大周开朝,广招前朝进士,我变先来了做了京官,唐大人晚了一些,又主动要去妻家任职,所以就上任去了宁波。”

    “这样,”方大人想了想,“我写封信去问问,若有隐情他即便不方便说,也会暗示我一二。”

    永嘉伯点头应是,戈大人道:“那你现在就写,我来派人送去。这船扣了就走不了货,今年他们的生意就做不成了。”

    这不是小事,四家店那么多人的生计,还牵扯到每年给圣上的一百万两。

    “这就写。”管事上了笔墨,方大人立刻写好让人送走,想了想觉得疑惑,“唐大人为人我还是知道一二的,他做事有些刻板谨慎,又因没有恩师在朝中,所以向来不敢得罪人。此事做的确实冒失,不像他的手法。”

    戈大人顿了顿,看着永嘉伯,“伯爷觉得,此番会不会是有人针对苏姑姑?”

    “不好说。”永嘉伯道:“孙官人说也给苏姑姑那边去了书信,想必应该有回应了。”

    他们说这件事的时候,苏婉如已经在路上,她和周娴穿着男装,骑着快马赶了一个月的路,到济宁的时候,人已经精疲力尽,倒在客栈里睡了两天才回神。

    周娴亦是,趴在床上腰酸背痛,苦笑着道:“我这做了半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绣色生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莫风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风流并收藏绣色生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