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白莲花的爆红,在某种意义上,给荆建带来的是种幸福的烦恼。
回归到建立白莲花的初衷——血洗苏东,或者说倾销苏东!可为什么一定需要北美白莲花做平台、做桥梁呢?这并不是因为加州阳光风水好,荆建是有着自己的用意,这会在以后详细叙述。反正按照当时的目的,白莲花是否赚钱并不重要!
荆建完全没想到,或者说,他原先的估计太过保守,微软事件的炒作会如此成功,所以到现在,荆建就惊讶的发现,原先根本就不抱赚钱希望的白莲花,居然变成了一头“现金奶牛”?
然而,荆建心里又相当明白,邮寄销售模式注定就不会成功。那等到苏东事件过去后,白莲花又有什么用呢?原先当然没任何烦恼,反正不赚钱,倒闭了之。可是现在……?太可惜了吧?那就有了另两种出路——卖掉;索性转换模式搞大!
然而,无论是卖掉,还是搞大,都需要“接盘侠”,卖掉先不说,搞大也需要不断融资,最终目标当然是公开上市。而在这里,坂藤商社既然送上门,荆建就顺便忽悠一下,谁让现在的东瀛人傻钱多呢?万一忽悠成功,眼前这位香田先生真的答应下来,那也无所谓,就在白莲花国际网络下设立一家专做贸易的子公司,然后再卖给坂藤商社一部分股份呗。
随后的几回合谈判很精彩,但也很枯燥,结果当然不出意料——没忽悠成功。而香田贵生千里迢迢来到洛杉矶,也不可能没有几手准备,他就退而求其次:“布兰布尔先生,投资的事需要通盘考虑,但鄙人认为,坂藤商社与贵公司的业务有许多互补,完全可以先加强合作,而商社已经代理了多家东瀛产品,都有着北美的经销权,如果贵公司愿意的话,能否代销?”
“哦?”荆建一下子有了兴趣,开始了详细询问。
众所周知,东瀛的国内市场是比较封闭的,这并不是什么国家政策性的贸易保护,而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销售流通市场。简单点形容,就类似刚改革开放的中国,烟酒市场的那种地域保护,外地的烟酒很难进入到本地市场。
这里不讨论这种流通市场的利弊。但就出现一个问题——东瀛的中小企业的销售,相当依赖那些商社,而商社也依靠自己的强势,获得了那些中小企业的总经销权和很丰厚的销售折扣。
而在这8、90年代,东瀛产品的质量已经迎头赶上,价格上又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因此开始大举进入国际市场。然而,那些超大型的企业当然没问题,可以建立自己独立的国际销售网络,但那些中小企业就完全抓瞎了,他们需要商社呀?
而像坂藤商社这样的东瀛商社也同样发现了这个问题。本来这些中小企业的产品,主要是在国内销售,这些商社都有着完整的国内销售网络。但现在突然开拓海外?该怎么办?难道就一直被欧美经销商剥一层皮吗?
于是这一次,坂藤商社就索性主动出击,反正都已经富得流油,连摩天大楼和油画都能团购,那还不如去买家欧美经销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白莲花就进入了坂藤商社的视线。
对于这样的合作,荆建当然是一口答应。本来就因为缺货,搞的肯特每天都是焦头烂额,现在有了这批东瀛货的补充,起码缓解了目前的难题。而且良心话,现在国内产品的档次实在太低,也确实需要一批中档的物廉价美商品。
另外,虽然东瀛商品的利润薄了许多,仅有10%到15%,去除经营成本,甚至低到7、8%,但坂藤商社答应的是代销,货款还能优惠到隔月结账,并不占用白莲花的资金,还能带来大量的流动资金,借鸡生蛋,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
总的来说,这次在微软上的一系列操作,完全就是大获成功。甚至其影响力,在与荣格船务和坂藤商社的合作上,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内心里,荆建对自己的手段多少有些得意,然而就在此时,一朵乌云却悄然而至……
一月的纽约街头,依然是寒意萧萧,而上班的人群路过书报亭,纷纷购买着《纽约时报》。而在今天,财经版的头版头条,突然出现了一个很吸引眼球的标题《受害者!》
文章一开始,就点明在前段时间被炒的火热的“受害者”——白莲花国际网络。并且还简单的介绍了事件过程。反正到了现在,事件依然余波未消,白莲花依然没获得微软5%的股票,比尔盖茨依然对白莲花视而不见,并且还时常被乔布斯等计算机界大拿们围殴,而白莲花的总经理肯特先生也时常的叫着委屈。并且还获得不少人的同情。
可紧接着,文中就点出了其中的蹊跷。首先,就是在微软股票的操作上,所有人都笑话50美元要约收购的失败,170多美元要约收购的愚蠢,但几乎没人注意到,白莲花在这之前,已经悄悄的买入不少低价流通股,并且在这之后,高价的卖出。因为显而易见,如果不是这样,白莲花早就应该超过5%的股权了。
因此,记者就得出了以下结论,在这次的微软操作上,白莲花非但获得了不少微软的限售股,而且现金上的套利,绝不会少于10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归到建立白莲花的初衷——血洗苏东,或者说倾销苏东!可为什么一定需要北美白莲花做平台、做桥梁呢?这并不是因为加州阳光风水好,荆建是有着自己的用意,这会在以后详细叙述。反正按照当时的目的,白莲花是否赚钱并不重要!
荆建完全没想到,或者说,他原先的估计太过保守,微软事件的炒作会如此成功,所以到现在,荆建就惊讶的发现,原先根本就不抱赚钱希望的白莲花,居然变成了一头“现金奶牛”?
然而,荆建心里又相当明白,邮寄销售模式注定就不会成功。那等到苏东事件过去后,白莲花又有什么用呢?原先当然没任何烦恼,反正不赚钱,倒闭了之。可是现在……?太可惜了吧?那就有了另两种出路——卖掉;索性转换模式搞大!
然而,无论是卖掉,还是搞大,都需要“接盘侠”,卖掉先不说,搞大也需要不断融资,最终目标当然是公开上市。而在这里,坂藤商社既然送上门,荆建就顺便忽悠一下,谁让现在的东瀛人傻钱多呢?万一忽悠成功,眼前这位香田先生真的答应下来,那也无所谓,就在白莲花国际网络下设立一家专做贸易的子公司,然后再卖给坂藤商社一部分股份呗。
随后的几回合谈判很精彩,但也很枯燥,结果当然不出意料——没忽悠成功。而香田贵生千里迢迢来到洛杉矶,也不可能没有几手准备,他就退而求其次:“布兰布尔先生,投资的事需要通盘考虑,但鄙人认为,坂藤商社与贵公司的业务有许多互补,完全可以先加强合作,而商社已经代理了多家东瀛产品,都有着北美的经销权,如果贵公司愿意的话,能否代销?”
“哦?”荆建一下子有了兴趣,开始了详细询问。
众所周知,东瀛的国内市场是比较封闭的,这并不是什么国家政策性的贸易保护,而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销售流通市场。简单点形容,就类似刚改革开放的中国,烟酒市场的那种地域保护,外地的烟酒很难进入到本地市场。
这里不讨论这种流通市场的利弊。但就出现一个问题——东瀛的中小企业的销售,相当依赖那些商社,而商社也依靠自己的强势,获得了那些中小企业的总经销权和很丰厚的销售折扣。
而在这8、90年代,东瀛产品的质量已经迎头赶上,价格上又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因此开始大举进入国际市场。然而,那些超大型的企业当然没问题,可以建立自己独立的国际销售网络,但那些中小企业就完全抓瞎了,他们需要商社呀?
而像坂藤商社这样的东瀛商社也同样发现了这个问题。本来这些中小企业的产品,主要是在国内销售,这些商社都有着完整的国内销售网络。但现在突然开拓海外?该怎么办?难道就一直被欧美经销商剥一层皮吗?
于是这一次,坂藤商社就索性主动出击,反正都已经富得流油,连摩天大楼和油画都能团购,那还不如去买家欧美经销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白莲花就进入了坂藤商社的视线。
对于这样的合作,荆建当然是一口答应。本来就因为缺货,搞的肯特每天都是焦头烂额,现在有了这批东瀛货的补充,起码缓解了目前的难题。而且良心话,现在国内产品的档次实在太低,也确实需要一批中档的物廉价美商品。
另外,虽然东瀛商品的利润薄了许多,仅有10%到15%,去除经营成本,甚至低到7、8%,但坂藤商社答应的是代销,货款还能优惠到隔月结账,并不占用白莲花的资金,还能带来大量的流动资金,借鸡生蛋,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
总的来说,这次在微软上的一系列操作,完全就是大获成功。甚至其影响力,在与荣格船务和坂藤商社的合作上,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内心里,荆建对自己的手段多少有些得意,然而就在此时,一朵乌云却悄然而至……
一月的纽约街头,依然是寒意萧萧,而上班的人群路过书报亭,纷纷购买着《纽约时报》。而在今天,财经版的头版头条,突然出现了一个很吸引眼球的标题《受害者!》
文章一开始,就点明在前段时间被炒的火热的“受害者”——白莲花国际网络。并且还简单的介绍了事件过程。反正到了现在,事件依然余波未消,白莲花依然没获得微软5%的股票,比尔盖茨依然对白莲花视而不见,并且还时常被乔布斯等计算机界大拿们围殴,而白莲花的总经理肯特先生也时常的叫着委屈。并且还获得不少人的同情。
可紧接着,文中就点出了其中的蹊跷。首先,就是在微软股票的操作上,所有人都笑话50美元要约收购的失败,170多美元要约收购的愚蠢,但几乎没人注意到,白莲花在这之前,已经悄悄的买入不少低价流通股,并且在这之后,高价的卖出。因为显而易见,如果不是这样,白莲花早就应该超过5%的股权了。
因此,记者就得出了以下结论,在这次的微软操作上,白莲花非但获得了不少微软的限售股,而且现金上的套利,绝不会少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