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亮死而复生般进入官场以后,也下过决心,甚至在电脑里写过痛改前非的日记。他对自己以前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觉得自己以前是走得太远了,差点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多亏他结识了周副市长,也多亏手头积攒了一些钱,才救活了自己,重新走上了仕途,进入了官场。

    所以朱文亮上任以后,第一件事是处理好家庭和感情方面的事情,以免后院起火,惹下情祸。开始几天,他极力回避孙敏敏的纠缠,尽量不回她的微信和邮件,甚至不接她的电话。

    等孙敏敏绝望透顶和安静下来以后,他才耐心地劝说她不要离婚,顾全大局,等待机会。他知道不安扶好她,他不会有安宁的日子过,也不会有真正的前途。

    以此同时,朱文亮千方百计满足妻子的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地把她从卫生系统调到教育系统,做了一名机关工作人员。然后开始像模范丈夫一样,白天不是出去办事,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忙碌,晚上准时回家,有事向她请假,经常主动把手机放在她的面前,让她检查。有时还装模作样地打开电脑,点开邮箱,登录qq,做出一副坦然清白的样子给她看。

    再就是处理好与陶顺仁的关系。对陶顺仁,朱文亮真的很心虚,很内疚,也很害怕,很恐惧。他怕陶顺仁跟他作对,想着办法报复他。更怕他到有关部门去反映他,举报他。

    尽管朱文亮觉得陶顺仁的屁股也不干净,不会自投罗网地去举报他的。他却总是觉得,一个男人对妻子出轨,自己戴绿帽子的事是最痛心疾首的,是不会轻易放过情敌的。所以在暑期里,朱文亮在家惶惶不可终日地等待着陶顺仁的反映,等待着来自职业技术学校的消息。没想到除了孙敏敏不断地微信和邮件催促追问外,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朱文亮在难耐的等待中,悄悄地为自己的政治前途活动着。在度日如年的盼望中,他终于接到了一纸救命的调令。拿到调令的第三天,他就不声不响地去教育局上班。

    上班后,朱文亮成天坐在副局长办公室里埋头工作,简直不敢多说话。开头几天,特别是新学期开始后,他的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他怕有关他的婚外情丑闻从职业学校传到局里来。那他就丢脸了,日子就难过了,前途就渺茫了。

    可是,朱文亮焦躁不安地等啊等,局里却一直风平浪静,没有听到有什么风声传来。于是,他慢慢大胆起来,悄悄恢复了一些生气和活力。

    慢慢地。他在局里也敢于昂首挺胸地走路,无所顾忌地说话了。他想,陶顺仁大概也怕丢脸,才瞒住不说的。他不说,孙敏敏不吵,这事不就没人知道了吗?就是学校里有人怀疑,也只是背后的风言风语而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了了之的。

    又过了几天,朱文亮憋不住,用办公室电话试着拨了陶顺仁的手机。通了,他有些紧张地说:“陶校长,是我啊,朱文亮。”

    朱文亮想听一听陶顺仁的口气和话语,判断一下他的态度。他以为陶顺仁会对他很冷淡,甚至还会在电话里说出一些威胁性的话来。

    他没想到,陶顺仁一听是他的声音,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立刻热情地说:“是朱局长,好长时间没有联系了,你现在忙吧?”

    “比以前忙多了。”朱文亮有些尴尬地说,“今天稍微空一些,就想给你打个电话。”

    朱文亮调走后,于明安自然升为正校长,陶顺仁当了常务副校长。暑期里在讨论各区县教育局报上来的人事变动时,他作为抓人事的副局长,很谨慎地替陶顺仁说了一句话:“他还是很不错的。”就把新调过去的副校长周玉贵排在了陶顺仁的后面。

    陶顺仁屏住呼吸不出声,等着他说话。

    朱文亮从陶顺仁的口气和说话中听出,陶顺仁对他还是很客气的,心里不觉放松了许多。但他真不知道应该跟他说些什么为好,只得寒暄性地问:“呃,我走了以后,学校里有什么变化吗?”

    陶顺仁有些拘谨地说:“也没什么变化,都是按照你以前制订的规章制度进行的。只是于校长在实行一些改革,推行一些新的做法。但我觉得,效果并不是敢好。”

    “哦,是吗?”朱文亮心里一动,知道陶顺仁想扶正,急于要抢于校长的位置。这就好,他有这个愿望,那我就不怕了。他只要想往上爬,就不会再把自己妻子与别人,特别是与顶头上司之间的暧昧情事说出去,也不会再在背后使他的坏,报复他。

    这样想着,朱文亮有意打着官腔说:“改革好嘛,现在就是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啊。”

    陶顺仁显然吃不准他的用意,“哦哦”地只管听,不敢多说话。朱文亮说了几句官腔,抖了一下权威后,突然压低声,亲切地说:“嗳,你家里怎么样?与邵老师的关系还好吧?”

    陶顺仁愣住了,过了好一会,才讷讷地说:“这段时间好多了,不过,她好像还是一直有些心神不宁,跟我不冷不热的,日子不太好过。”

    朱文亮有些难堪,却装模作样地说:“女人都这样,你哄哄她就好了。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官场侠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高空的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空的鹰并收藏官场侠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