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到那波云诡异的斗争之中……

    那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这样一想,他便整理起自己脑子里的那些记忆。

    他穿越附体的这个躯壳的原主,姓张名毅字子重。

    老张家是先帝前元年间从代国被迁到关中的地方豪强。

    当初,老张家在地方上,据说显赫的很。

    家有良田千顷,奴仆以千计。

    就是代王也要以礼相待。

    然而,对于汉室来说,这样的地方豪强,就是头号打击和限制对象!

    按照娄敬当年给刘邦献的国策规定,地方豪强就是韭菜,要按时收割。

    所以,高帝一朝定都长安,立刻就下令:尽迁齐诸田、楚国昭、屈、景、怀五氏及韩魏赵列国旧贵族旧豪强于长陵。

    就这一招,立刻就斩断了六国旧贵族及旧豪强对于地方的控制。

    此谓之强本弱末也!

    此后百年,汉室天子代代接力,以陵邑制度为幌子,将天下豪强贵族两千石不断的迁徙到关中各陵邑区。

    由此形成了陵邑人口聚集区。

    老张家就是这个国策之下无数牺牲者中的一员。

    于是,张越的豪强梦,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而张氏曾经的富贵和显赫,早已经成了昨日黄花。

    如今的张家,不过是这南陵县治下的长水乡的一个小地主而已。

    家中不过有着三五顷的水浇地和七八顷山陵。

    在这长水乡之中,或许算的上一个人物,但在这偌大的关中,却不过是太常卿计薄上的一个户名而已,无足挂齿,不值一提。

    这却正好与张越的想法契合。

    值此多事之秋,能不起眼就是最好!

    一个关中小地主,既不可能饿死,也不会被卷入政治之中。

    然而……很快,张越就笑不起来了。

    因为他发现,事实上,他已然身在局中。

    因为……

    这个张毅,居然是黄老学派的学子!!!!!!

    真是……

    “傻啊……”张越在整理好张毅的所有记忆后,也是悠然一叹,有些苦恼不已。

    世人皆知,如今,乃是儒家的天下!

    自元光元年,董江都(董仲舒,因其曾任江都王太傅,时人皆以董江都相称)在面圣之时,对以《举贤良对策》,深得当今天子之心,于是,罢黩百家独尊儒术。

    天下思想混一,就连曾经如日中天的法家势力,也是夹起了尾巴,披上儒皮法骨的伪装,玩起了春秋决狱。

    文景之时,秉政天下,创造了文景之治的黄老派政治家,则各自缩回了家,当起了鸵鸟,学起了老庄,只愿耳根清净,不为俗世所烦忧。

    但,在中国,从来都会有一些人不甘为人奴役。

    从来都会有一些人,明知道前面是万丈深渊,也义无反顾。

    也一直都会有一些人,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而不惜流血牺牲。

    这张毅就是其中之一。

    从张毅的记忆里得知,本来,当年,张毅已故的长兄是希望张毅能去河间,拜当世大儒,《诗经》博士毛苌为师。

    纵然不能,也要拜毛先生门下高徒。

    这是如今天下寒门士子想要出头的最好途径。

    可惜,张家是什么门户?

    一个南陵小破地主!

    那毛苌又是何等人物?

    他乃是大毛公的侄子兼亲传弟子!

    大毛公又是谁?

    他乃是荀子的亲传弟子,更是《诗经》的正宗传人。

    更重要的是——历史证明了,他才是汉代儒家变革中的胜利者。

    《诗经》本有四个注释版本。

    分别是齐诗、鲁诗、韩诗和毛诗。

    毛诗是最年轻的,但也是笑到最后的。

    到东汉中后期,毛诗学派就已经将其他三个对手打的连传承都断绝了!

    哪怕是如今,毛苌先生在河间的君子馆也是天下有数的名学。

    由此可以想见,张毅这样无背景无家世更无名声的小年轻想要拜入毛苌或者其弟子门下,简直就跟后世某个农村的学渣,跑去诺贝尔奖得主的面前,大咧咧的说:“我想跟你学做学问……”

    所以,张毅的求学之路,自然无可避免的失败了。

    他别说见到毛博士了,便是毛博士的君子馆的大门也没有看到,便被人赶了回来。

    开玩笑!

    若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走进君子馆。

    那毛博士的地位与逼格,如何凸显?

    带着张毅从河间归来,张毅的兄长便生了一场大病,随即撒手人寰。

    因亡兄之故,年少的张毅便立誓,终生不学儒家。

    对于汉人来说,遭遇如此耻辱,又死了自幼相依为命,如父如兄的长兄,确实是不可能再奴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要做门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要离刺荆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要离刺荆轲并收藏我要做门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