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皇后这是在指责她?

    她什么都不知道,凭什么把太子去了那种脏地方的责任推在自己身上?

    她和太子成亲,太子便背着她先生下了庶长子,还觉得她对他那庶子母女不好,若不是她抓住了陈侧妃的把柄,现在只怕更难堪吧?

    崔皇后一个小黄毛丫头,知道个什么?太子自己有手脚,要去天香楼,她拦得住他吗?

    大薛氏心里燃起一把火来,恨不得大声的质问崔皇后。

    可也只是想想罢了,理智告诉她,崔皇后如今不仅是母仪天下的**,而且还是她名义上的正经婆婆,她现在已经落了一个拢不住丈夫的名头,再去得罪做皇后的婆婆,那简直是自寻死路。

    “母后说的是,儿臣这就改!”太子妃打落了门牙和着血往肚子里咽,不得不低头认错。

    崔皇后自小娇养,如今又有了身子,自觉比天底下的任何女人都要辛苦,偏大薛氏这便宜儿媳没眼色。

    想想自己如花似玉的年纪,居然有一个比自己年纪还大的儿媳站在面前哭哭啼啼,崔皇后心里总有那么一点不自在,摆手让大薛氏回去了。

    大薛氏出生于长兴侯薛家,自小就是那风风火火的性子,从未受过任何气,就是太子想借着的陈侧妃的手给他点颜色,她也一样是让他有苦说不出,自己低了头来给她道歉。如今却被一个年纪还没自己大的丫头给指责了,心里那股难受可就别提了!

    丈夫不和自己一条心,婆婆刁钻架子大,唯一可以指望的娘家,居然也……

    对,她这会儿,开始怪薛继祖没及时告诉自己太子在天香楼的消息了。

    其实,这事还真不怪薛继祖,只是他一个外男,实在不方便入宫见姐姐,唯有将消息告诉了薛夫人。

    可怜薛夫人如今也是有了春秋的人了,还得为出嫁的女儿操劳,这会儿正在东宫里等着她的召见呢。

    大薛氏见了薛夫人,恨不得趴在她的怀里好好的哭上一场,可惜她却不能这么做了。

    因为皇后才刚刚“教导”过她,不能随意乱哭呢!

    大薛氏忍了又忍,终是忍不住抱怨道:“夫人知道了那些事,怎么不早些来告诉本宫呢,让本宫闹了这么大一个笑话。”

    薛夫人急急地来和女儿通风报信,哪想女儿不但不领情,一开口就指责,可这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又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之一,明知道是这位自己心里急,错怪了她这个做娘的,可不得不硬着头皮认错。

    等儿子回家将这事讲清楚,她再递上进宫的牌子,中间可是没有半点耽误,可搁不住大薛氏自己先去找了皇后,薛夫人可不就落在了后面?

    薛夫人的认错,让大薛氏心里更不舒服了,不由使气埋怨了一句,“本宫孤零零的,只怕是一个人也指望不上了。”

    薛夫人垂着头没有说话,辩无可辩,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可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少不得劝解道:“娘娘保重身体要紧。”

    大薛氏乱发了一通脾气,心里终于松快了一些。

    薛夫人见机也松了一口气,起身告辞。

    大薛氏也无心留她,她这会儿只纠结着,是要去天香楼将太子请回来,还是等他自己回来。

    太子这个人,虽然相貌堂堂,一副老实忠厚的形象,其实是有些左性的,大薛氏跟他成亲了这么久,对他的脾气多少也有些了解,心中便担心万一她使人去请,万一太子故意赌气不回来,岂不是更没面子?

    另外一个问题,她其实是有些心虚了。

    若不是她这么乱闹一通,将事情告诉了崔皇后,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

    最重要的是,现在皇帝知道了太子在天香楼,那心里对太子的印象肯定要打个折扣!

    几个皇子又虎视眈眈……

    若太子知道是因为自己太过慌张的原因,让这件事暴露在皇上面前,到底会如何对她?

    这后果严重到让她几乎不敢再想下去。

    大薛氏一开始就将这件事定位错了,所以后面推论的结果便会和真相越来越远,不过有一点她倒是非常正确。余下的几位皇子确实时刻关注着东宫的动向。

    哥几个都是一起长大的,谁多少斤两对方心里明白着呢,余下几位只能叹自己生不逢时,让这位先出生,成了皇长子。

    想当年,王皇后自己没有儿子,对有可能成为太子的大皇子,也倾注了相当多的心血,教肓他们兄弟的时候,也是事事以他为尊,什么好的都先紧着他,弟弟们早有了意见。

    特别是二皇子,与他年纪相仿,不服他已经多时。

    就象现在,太子时时派人关注着几个兄弟,二皇子他们又何尝不是盯梢着太子。

    琥珀将太子药晕了之后塞在菜筐子下面弄到天香楼的事,最开始本是没有人知道的,可架不住太子妃自己心虚,先乱阵脚,宋书生已经开始动用羽林卫找人了,薛继祖也在到处溜达,二皇子的人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金闺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梅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梅青并收藏金闺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