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个项目要想成功,需要花多少钱?”谢凯强忍着怒火,问郑宇成。“我们能动用的有多少钱?”

    “不就三千万?”郑宇成有些委屈,“我这也是为了你的梦想嘛。”

    “三千万?如果三千万的经费花去,真的能成功,你觉得国家会这么傻?投入了几亿经费后因为三千万放弃这个项目?”谢凯真的很想拍死郑宇成。

    也不知道他是哪根筋答错了。

    一上来就玩大飞机。

    “他们说只要三千万就够了……”郑宇成光想着前景了。

    “他们要的三千万,只是总装经费!你有没有问过他们,组装完成后呢?到现在第一架试飞的样机只完成了一半的试飞任务啊!我的郑大爷,你就没有想过,以我们基地的能力,连个坦克项目都支撑不起,你还去搞大飞机!这玩意儿投资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亿的投资,国家都玩不起,我们能玩得起?”谢凯快被气疯。

    运十的下马,是因为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无法支撑这个项目继续下去,以及需要的资金太过庞大,国家拿不出来这笔钱。

    空中客车公司成长到跟波音抗衡,英法德三国投入了250亿美元的经费,加上大量的飞机订单。

    国家不可能看不到大飞机的前景。

    “民航客机跟军用运输机不同,民航客机的安全性,将会是第一需要考虑的东西。一架飞机上面都是上百人,一旦出了事故,给整个产品带来的都是毁灭性的灾难。军用运输机倒是无所谓,出故障了飞行员可以跳伞……”谢凯对于航空产业的安全性了解得非常清楚。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八十年代进入了中国市场,这家在全球都有很大市场的公司,最终因为一系列的空难事故导致破产而被波音收购。

    有人说,是麦道公司收买了国内某些人,造成了运十的下马。

    也许是真的,但是绝对不会某些人就能决定一个关系重大的重点项目下马。

    大飞机对国防工业的重要性,国家不知道?

    一切还都是钱跟工业基础闹的。

    运十即使继续试飞,也会因为设计方案跟国内产能不配套无法投入大规模生产。

    国内的工业体系,虽然建设完成,加上是苏联的标准;运十的设计则是根据欧美适航标准进行。

    甚至,设计出来的运十,因为工业配套太差,不得不降低设计水平,以此适应环境,制造出来。

    “难道一个飞机比两弹一星还复杂?当年国内搞两弹一星,还没有现在这样的技术水平呢!”郑宇成觉得谢凯有些夸大。

    他认为,飞机远远没有两弹一星的技术复杂。

    谢凯看着他,叹了一口气,“两弹一星,都是一锤子买卖。别的不说,我们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到太空,安全接回来吗?这些技术确实复杂,跟飞机需要的技术,其实不能直接简单地说谁需要的更先进。原子弹爆炸了就管用;导弹打出去不用再回来;卫星倒是上天后得使用,只要系统能运行……飞机是需要反复使用,不断起降的。仅仅是发动机,我们能搞出来?洲际导弹的发动机,一般能用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足够,也不怕出问题……”

    都是国内的顶级技术,航空跟航天有着显著的差别。

    火箭发动机不需要重复使用,飞机发动机要求能稳定运行至少都是以万小时计算的。

    “我以为只要投三千万,咱们就能开始生产,获得订单,然后等着收钱了。”郑宇成有些懊恼。

    还真不怪他。

    “要真有这样的好事,国家会让咱们来占便宜?别说三千万,哪怕三亿,三十亿,都会给!现在只有一架试验机,另外一架总装后,还得继续试飞,解决所有的问题,飞机彻底定型,取得民航的适航许可,才能建立生产线,生产出来投入市场。你自己想一想,这需要多少经费……”谢凯问着郑宇成。

    郑宇成把这个项目想得太简单了。

    这不是他的错,因为他并不了解航空工业。

    直到谢凯重生,搞了十来年的c919都还没有交付使用。那个时候的国内工业体系,可远远超过现在!

    世界上最先进的八万吨大压机也被中国研发出来了,十万吨据说开始生产了。

    “那咋整,人已经跟着我过来了。”郑宇成苦着脸,他以为搞到了一个马上就能获得大规模利润的大项目,没有想过其他。

章节目录

重生军工子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葫芦村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葫芦村人并收藏重生军工子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