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让我们以运八为基础平台开发?这不是开玩笑?”郑宇成听完汇报,满脸不相信,“这样一来,跟我们运十有什么关系?”

    马凤山满脸苦笑,“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事实存在的,运十的机体结构等都存在问题,使用寿命能否达到设计时长,都需要等试飞结束后才能确定。尤其发动机没有获得成功……”

    “他们是不是提出,先以运八为载体,研究出来后,再开发以航程更远,速度更快的运十为基础平台的预警机?”谢凯问道。

    程不时点了点头。

    “运八的升限比运十少了两千米,内部空间更小,搭载的电子设备等都没法跟运十比,他们怎么不说?”谢凯一听就跟自己猜测的一样,冷笑一声,“双方的合作,必须以运十为基础!”

    一旦他们真的把经费砸到运八改预警机上面,运十整个项目就废了。

    “这边的生产线需要升级才能组装运十。”

    “5703厂的生产线反正要拆除,到时候把设备拉到这边来就是了。”谢凯不可能同意运八在隐形中消耗他们的经费。

    马凤山跟程不时几人这段时间也不知道是怎么跟秦飞的团队谈判的,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放弃了自己的项目。

    “在跟秦飞的合作中,我们才是占据优势的一方,他们凭什么如此要求?”郑宇成问着马凤山。“5703厂正在组装的那架样机,到时候完全可以一边进行试飞一边作为预警机实验平台改装,以此节约经费!”

    他亏得听了谢凯的提醒,没有一来就去跟孙道乾喝酒,要不然迷迷糊糊答应了他们的要求,非得被暗算不可。

    “运十改预警机的项目,当初空军不是都参与了进来?到了现在的程度,不能放弃。”谢凯提醒着马凤山,“这是关系到运十前途的事情。”

    运十目前无法取得适航证,民航方面没法投入市场。

    军用运输机的需求不高,再把预警机机会让给运八,哪里还能有未来?

    “我们投入经费是为了国产大飞机,而不是其他!运八有着军方经费支撑,运十是我们自筹经费,合作中我们掌握主动权,要合作就合作,不合作拉倒!”郑宇成也是火大。

    大飞机下马了,本来就前途黯淡,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可以寻到另外的出路,马凤山他们却被秦飞的人给说服了。

    如何不闹心?

    经费投给了运八,要运十团队干什么?

    “预警机重要的部分是电子系统,远程预警雷达,可以在超远距离发现目标,搜索跟踪目标,指示战斗机群对目标进行打击……运八无论如何,都不是最合适的,升限越高,探测的空域也就越大空间越大,也就能安装更多的电子设备,功能更强大……”谢凯强调着,预警机的电子设备,才是关键。

    平台是基础。

    空军装备的空警200就是以运八改进型为基础的预警机,只能执行战术预警。

    空警2000则是以伊尔76为载体,运十改进设计跟伊尔76性能相当,装上有源相控阵雷达,碟形天线,机载计算机等,搜索距离远比运八改造的空警200更更远。

    战术跟战略级的预警机,都是需要的。

    目前没有航母,完全不需要先行发展战术预警机。

    发展了战术预警机,运十的使用范围将会更窄。

    谢凯愿意看到吗?

    肯定不愿意。

    “他们说得其实没错,先发展小型的战术预警机,技术难度更小,消耗的经费更少。”马凤山严肃地说道,“虽然这对我们的大飞机项目有着影响。”

    “技术难度再大,都必须以运十为基础,我们只投资运十这样的大飞机!”郑宇成跟谢凯是一样的态度。

    “发展了远程预警机,然后再反向发展战术预警机,更容易。”谢凯知道马凤山等人是希望为404节省经费,“运十一旦失去了继续制造的机会,很难再重新飞起来。两架用于试飞的样机,根本就不够!”

    民用市场的道路走不通,就先走军用市场。

    否则,等到伊尔76进来,运十到时候将会走上绝路!

    “经费的问题,你们不需要考虑!哪怕保持两年一架的制造速度,只要技术有进步,性能有改善,我们都不亏!项目成果保住了,技术队伍也得到了锻炼。”郑宇成的话,给马凤山以及程不时两人打了一针强心剂。

章节目录

重生军工子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葫芦村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葫芦村人并收藏重生军工子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