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给她弄了件道袍。

    忙活了半天,李晔终于还是带着两个道人,来到了崔家大宅。

    “崔克礼?”李晔听到苏娥眉报出这个名字,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眉目威严的白胡子老头形象。

    崔家的门房听说众人要见崔克礼,眼神有些怪异,像看傻子似的,看他那模样,若不是看在苏娥眉和卫小庄,是道人的份上,都不会进去通报。

    “你们见过这个崔克礼?”李晔问苏娥眉和卫小庄。

    两人摇摇头,苏娥眉解释道:“虽然师父说,道观常受对方接济,但他并没有到道观来过。”

    李晔没再多问,崔克礼他是听说过的,这一世的记忆告诉他,在崔氏还没去世的时候,就经常念叨这个名字,好像是她弟弟什么的。

    众人在门房等了很久,卫小庄就快不耐烦的时候,影壁后面终于走出来一个中年仆役,着一身麻质青衫,衣角已经洗得发白,脚下也踩着布鞋,对李晔等人行礼:“各位远道而来,一路劳苦,请随我来。”

    李晔看到这仆役的打扮,若有所思,既然是崔克礼派来迎接的人,理应是亲信一类,但看对方的穿着,未免也太寒酸了些,作为内院仆役,待遇应该是不错的,但崔家的门子都穿得比他光鲜,看样子崔克礼在崔家的处境并不好。

    几人跟着这名中年仆役,在崔家大宅七拐八拐,穿过无数亭阁楼台,越走越是偏僻,路上遇到的人,也没有主动跟中年仆役打招呼的,这愈发坐实了李晔的判断。

    走了足足两刻时间,周围已经没有建筑,众人穿过一座小土山,过了一片竹林,看到一条小溪,溪那边有一两亩农田,种满了时令庄稼,旁边有一片菜田,庄稼蔬菜长势颇好,而且农田梳理的很得体,引了溪水灌溉,看得出来种田的人很用心。

    农田前有两座房子,共计房屋五六间,另有一个草庐,里面竟然养着一窝鸡鸭,除此之外,便是一条大黄狗。它本来趴在院子里懒洋洋的晒太阳,看到李晔等人,站起来吠了一声,然后呜咽一声,又趴着不动了,眯着眼继续晒太阳,惬意的像个老太婆。

    “小蛮性子懒,但很通人性,刚才那几声是跟我打招呼,你们是跟我来的,它不会为难你们。”中年仆役温声说道。

    “小蛮?”卫小庄指着大黄狗看向中年仆役,觉得很是不可思议,“你说这黄狗的名字叫小蛮?”

    中年仆役点点头:“小蛮是雌的。”

    卫小庄扰扰头,最终还是没有把到嘴边的话,给说出来。他不是问黄狗的性别,他是觉得,小蛮这分明是个人名啊。

    中年仆役带着李晔等人进门,请众人落座,屋中别无他人,“寒舍简陋,多有怠慢之处,还望诸位海涵。你们稍坐,我去准备茶水。”

    说着就再度出门。

    苏娥眉和卫小庄,规规矩矩落座,左右打量几眼。

    屋子里没什么陈设,高脚桌椅不过四套,看起来还是新搬来的,干泥地面有新鲜的划痕。书架倒是有好几排,摆满了各种典籍,书案上堆着很多稿纸,写满了字。阳光从窗户洒进来,微风吹卷稿纸,沙沙轻响,满室都是书墨清香。

    李晔走过去书案看了几眼,立即被稿纸上遒劲的字体吸引,忍不住拿起来读,只不过稿纸材质一般,是最普通的那种。

    读完一页书稿,李晔微微蹙眉。看书稿上的内容,明显是治学大家所书,见解独到认识深刻,应该就出自崔克礼之手。但纸张的材质未免太差。士子书生,喜欢的是风流和格调,对文房四宝的要求尤其高,稍有条件都会想尽办法提升品质,好像这些东西不好,就不足以承载他们的文气。

    中年仆役端着托盘进门,给苏娥眉和卫小庄奉上茶水,见李晔站在书案前,神色微显讶异:“道长也读儒家之言?”

    李晔笑了笑:“我可不是道人,只是这两位道长的朋友。儒家之言,我也读过一些,颇有兴趣,见了崔先生这些书稿,很是钦佩。”

    中年仆役眼中闪过一抹异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那种异彩。

    卫小庄咳嗽两声,看着中年仆役,正色道:“这个,我们是来找崔先生的,不知崔先生可在?”

    中年仆役怔了怔:“我就是。”

    李晔一愣,苏娥眉也觉得不可思议,卫小庄更是直接惊讶道:“我说的是崔克礼先生!”

    “在下崔克礼。”中年仆役认真道,“这里只有在下一人居住。”

    三人面面相觑,都觉得匪夷所思,这家伙不是个仆役么?

    崔克礼那是声名在外的人物,更是崔家嫡系子弟,竟然穿着这么寒酸?而且看他面相,也太普通了些,丢在人海里就认不出来,不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嘛,也没见这家伙气质有多么不一般啊。

    现在众人终于反应过来,门子听到他们找崔克礼的时候,为何会是那种神情。

    李晔捕捉到崔克礼后面一句话,他问道:“院子外的农田庄稼,都是先生种的?”

    崔克礼点点头,见李晔颇为讶异,便解释道:“读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帝御仙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我是蓬蒿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是蓬蒿人并收藏帝御仙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