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城不算太大,分东西两市。

    东市多是店铺酒馆,珠宝楼阁,靠近东市住的大都是富贵商贾,士绅官宦,因此东市也被南通城中的百姓称之为富市。

    与东市相比,西市就显得寒酸许多,住的是市井小民,被称之为平市,也被叫做贫市。

    然而,南通近江靠海,水域充沛,种田的农户只要肯下力气,就能在田地里刨到足够的粮食,寻常人家再过不济也能以出水捕鱼或者码头搬运谋生,所以西市虽然被称作贫市,其实各家各户的生活也能过得下去。

    刘老二是住在西市巷口的一个老鳏夫,没有儿子传宗接代,只养了一个被他视若珍宝的闺女。

    一年前闺女出阁,嫁给了一个秀才书生,刘老二对自己这个懂礼识文,且在府衙做书吏的女婿满意得紧,在婚期当日拿出多年积蓄大摆筵席,让闺女风光出嫁。

    听说婚宴当日还有几个官人到场,给足了刘老二面子。

    之后,刘老二拒绝了女儿女婿,独自一人活在老屋子里,靠着打鱼卖鱼、兜售瓜果为生。

    按照刘老二的说法,子孙有子孙的活法,自己有自己的活法,把两代人塞外一个屋子里指不定过得多闹心,每日磕磕碰碰的难免动嘴皮子,一个人生活没准能更加舒坦。

    街坊邻居听到这里总会调笑两句,这老鳏夫是怕被闺女管着不让喝酒哩!

    要说刘老二这出水打鱼的手艺,在整个西市都小有名气,每次下水总有收获,从不空网,偶尔还能捕到上等的清纹鱼,送到东市卖个好价钱,然后打上一壶酒,配上一条蒸鱼,一叠花生米,坐在小酒馆里能够喝上一整天。

    除了打鱼以外,刘老二还在自家院子里种了几分地的瓜果,时常运到江面上卖给贵人商贾,也能落下不少钱财,所以生活过得比一般人家都要好上不少。

    上午辰时初刻,天还没有大亮多久,街面上的摊点便已经忙忙碌碌了。面摊不大,只有两三个桌面,全都有人在坐。

    刘老二提着鱼篓从江面上回来时恰好有一桌客人吃完要走,他走了过去坐下,将鱼篓放在地上,招呼道:“老样子,一碗面,里面放两条炸小鱼儿。”

    面摊的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妻,妻子在一旁煮面,丈夫则在一边招呼客人。

    丈夫应了一声,过来收拾桌面:“二爷今天好收获啊,您瞧瞧,这么一大条清纹鱼,看着有三斤重,怎么也能卖二钱银子吧,这是要给谢相公送过去?

    要我说啊,青娘出嫁以后,您何不再续弦一个,巷尾的孙寡妇可眼巴巴地看着您呢,您只要一松口,今天晚上就能迎进门,有个贴心暖脚的人儿不比什么都好?说不得您二爷老当益壮,明年就能生个大胖小子……”

    刘老二笑骂了一句,心里却也有些活络起来,传宗接代一直是他心里的痛处,巷尾的孙寡妇不到四十岁,模样看起来也还中正,若是接进了门,指不定真的能生个儿子,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虽说已经快五十了,但还硬朗得很……

    “老丈,我能否坐在这里?”

    面摊拼桌是常有的事,刘老二心里想着事情,随意摆摆手示意来人坐下。

    摊主将一大碗热腾腾的汤面端过来放在刘老二的面前,汤面里面有几片青菜叶,两条黄色的小鱼儿。

    “这位客人看着脸生,想必是第一次来,我这面摊小,只有清汤面和馄饨汤,您看…”

    “就按照这位老丈的面来一碗,多加几片菜叶!”

    “得嘞,您稍等!”

    刘老二抽抽鼻子,回过神,拿起筷子正要吃面,无意间瞥了对面一眼,这一眼差点将他吓倒在地,坐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年轻人,面容有些黝黑,笑起来牙齿很白。

    昨天在江面上刚见过!

    “您…您是昨天船上那位……”

    刘老二下意识要站起来,眼前这位可是个大人物,没瞧见府上那大官老爷们见到眼前这位都要行礼吗!

    曹唯笑道:“没想到老丈还记得我,老丈的瓜果我已经尝过了,皮薄肉厚,香气怡人,若是还有,可以送到东市林府别院,到时候让人通报一声,就说是来找曹唯的,我便知道是老丈来了!”

    刘老二连忙点头,心里想着今日便尽早回到家里,将地里成熟的瓜果全都摘下来送过去。

    银钱是万万不能要了,这么大的老爷,喜欢吃自家的瓜果,日后说出去,脸上就像是贴了金似的,谁还不得高看一眼。

    摊主将面端上来,放在曹唯面前,曹唯吃了两口,心里不禁赞叹了一声,面条劲道,小鱼儿新鲜,几片青菜叶掺和在里面相得益彰,简简单单的一碗面,味道却很好。

    难怪生意这么好!

    刘老二见曹唯大快朵颐,也放下心里的紧张,开始吃起面来,刚开始还小口慢咽,生怕失了礼数,但后来慢慢就全部放开了,慢慢与曹唯攀谈起来。

    “……昨天在江面上,老汉还以为老爷是大户人家的伙计,没想到您竟然是个大官,嘿,不是老汉多嘴,老汉活了大半辈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卿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城北人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城北人家并收藏大明卿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