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在船坞里逐渐成型的龙骨,桅杆,两个家伙笑得呲牙咧嘴。

    为了让手下的水兵们尽快熟悉新船只,两个家伙很没天理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水兵们调动了船厂来,美其名曰尽快熟悉新船,实际上,按照水兵们私下里议论的说法,“便是让我们给船厂打短工,让船建造的快些!”

    不过,话虽如此说,哪个水兵看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艨艟巨舰,逐渐成型,呈现出纵横四海的霸道轮廓时候,做梦都能笑出声。

    “这就是我们的风帆?”几个水兵抱着一捆布匹有些好奇。“没有竹架,没有龙骨,光是布面上刷了桐油?!”

    双脚踩在脚踏板上紧着忙活的缝纫匠陈连安有些不高兴了,“大人给的要求便是如此,你们有何疑问,便去向大人询问便是,休要在我这里啰唣!”

    几个水兵闭上了嘴,开始仔细的打量陈连安正在使用的这部机器。随着双脚的起伏,和踏板相连的一个曲轴在踏板的驱动下,带动轮子不停的飞转,轮子通过水牛皮带传递给面板上面一个粗大的枕头,枕头上一根大针不停地运动着。

    “看傻了吧?!这是人家制造坊在少爷指导下发明的缝纫机!少爷可是说了,以后,那些裁缝们都要用这个玩意来做衣服啦!”

    中国很早就出现了青铜的齿轮,到了唐朝时期,工人可以把铁质的轴承,精度到了毫米。王枫制作的游标卡尺把精度提高了十倍。不久前一个铁匠已经成功的复制了游标卡尺,并获得了专利。有了这些,王枫造出缝纫机来不成问题。

    几个水兵看着一面面即将完成的巨大风帆,有些心驰神往,不知道咱们的那些火炮,什么时候能够完成?

    当然这些王枫是看不见的,因为他的假期结束了,他坐上了新造好的一艘纵帆船南下了,当然这艘船不是现造的,是王枫前去参加会试的时候就开始建造的,此时刚好完工,有大号的福船那么大。

    按照此前的筹划,海上每隔三日左右航程,船便会靠岸停泊一次。他们不出外洋,完全是贴着海岸行驶,沿途也经过打点,倒算是有惊无险。

    这样航行的速度自然是极慢,但安全性大增,特别是那些对航海并不是很适应的人,不至于在海上就丢了性命,正好训练那些没有摸过新式船只的少年。

    “不知道哪里蹦出来的雏儿,居然在咱们的地盘行船不打咱们的认旗,就没听说咱们的名号!”

    汪波哈哈笑着,这个三四十岁的汉子,原本瞧上去也就是个普通渔民。此刻腰挎长刀,目露凶光,气势很是逼人。船身颠簸间,他两脚就像是钉在甲板上一般,看得出是老走海了。

    “招呼其他的人,注意别把炮打到船上去了,惹得他们来追就好。”

    汪波一声招呼,手下人就朝远处的另几条船摇起了旗帜。

    “多好的一条船啊,操船的是在当竹筏子划么,真是被人糟践了……”

    瞧着正急速逼近的船影,这海盗头目心中燃起的火,简直就跟女人在身下撩起的火一般灼热。

    “抢了这条船,我只要船其他的你们分了,你们这辈子就再不愁吃喝!”

    王波看着这条外形洗炼锐利的船,如同在看不着片缕的美人。他一眼就看出这船的底细:破浪抬底很沉重,应该装满了货物。舵帆操纵拙劣,这是一伙新手操作的船只,还没挂正式的旗号,不知道是哪伙新人规矩都不知道就来海上试水。只是这船的样式既不像大明的船只也不像是红毛人船,就像二者的合体。这船装满货物还能这么快,这让王波很是吃惊,但是并不担心,因为自己的船虽然小,但是有五条,而且船上没有货物,所以速度比这艘古怪的船还要快一些,只要快,就像野狼扑牛,总有机会咬上一口,咬得多了,蛮牛也要倒地。

    王波本姓汪,只是陆地上过不下去,来到海里讨生活,本来是在商船上跟人学做水手的,只是商船出海之后被大海盗汪直给抢了,自己也成了俘虏,然后就稀里糊涂加入了海盗,不想祖宗受辱,就改了姓氏,,这些年做下来,本名自己也都记不清了,到让他在汪直手下混了个头目。

    王波是这心思,和他一起出海的四个小头目也是这心思,两拨人五条鸟船,就朝这怪船开炮撩拨,果然引得它追了过来。

    “五条船,二百多号人,怎么也能把你收拾下来!”

    见那怪船已经近到半里处,王波咬牙发狠,招呼手下将牵着绳索的抓勾挂上床弩。

    “转舵!转帆!手脚快点!”

    结果他的盘算落了空,身形修长优雅的怪船在几十丈外画了个圈,掀起一道洁白的弧浪,从他们船前掠过。而不管他是汪波还是王波,他们的破烂鸟船被浪势荡得晃晃悠悠,像是定在了海面上,根本没办法靠近,更不提发射抓勾。

    “竟然有这么快!?”

    王波看自己船只的这些动作一点也没起效,他跟着手下一同看得两眼发直,之前还不觉得,两船相交而过,才发现人家简直就像是在擦着海面飞一般。

    “装满货物还能这么快,绝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水煮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枫红天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枫红天下并收藏温水煮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