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一开窍,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冤孽。

    是以,冷眼瞧了几月,见他真的不再寻花觅柳、走马章台,果真捡起了书本子认真念书之后,辛翰林反倒担心起来,抽了个空子把自己这不愿意成器的孙子给提到眼前。

    辛翰林一袭广袖大氅,内穿道袍,头上拿木簪挽着发髻,好一个仙风道骨的模样,只是他拉着自家孙子长吁短叹的样子一下子把形象给败坏了大半。

    辛宗平一手被拉着,一手还拿着书卷,两只眼睛盯在书本上,一边漠然道:“爷爷,您有什么事情就直接问吧,孙儿实在猜不出来您在想些什么。”也不大想猜。

    辛翰林看了看他那手不释卷的样子,一张脸更苦了几分,他不由得坐过去一点,靠着自己的小孙子,低声问道:“你不是看中了那家的姑娘了吧?”不能啊,这不带着小学生们去院试吗,那家那么不讲究,叫自家姑娘给看见了?

    辛宗平手一顿,无奈地放下书卷,真心诚意地劝道:“爷爷,闲了就去收两个弟子玩玩,少看那些话本子。”

    辛翰林大惊道:“难道说是哪个楼里的姐儿?”

    辛宗平一噎,抽出自己的手,长长的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道:“孙儿在扬州逛没逛过青楼您还不知道?偏偏这般问,孙儿读书上进了,难道不好吗?”

    辛翰林拂袖坐定,斩钉截铁道:“不好。”

    得,今天这书是看不成了,辛宗平心道。干脆起身,坐到自家爷爷的对面,伸手泡起了茶,待袅袅茶香腾起的时候,方问道:“您在担心什么呢?”

    辛翰林看着对面自己天资聪慧的小孙子,叹气道:“我是怕你走上一条不归路。”常说知子莫若父,他们是爷孙两个倒像忘年交似的。这做爷爷的,又怎会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小孙子明明天资学问都好,偏偏就不愿意科举考试呢?

    是以,这些年哪怕自己那个迂腐的大儿子再看不惯,他也将这个小孙子护在了身边。荒唐一些就荒唐一些吧,名士自风流嘛!再说,反正他都给自己的小孙孙打算好了,在他闭眼之前,总能把他的学问和名声都养起来,到时候这座西山书院就是他的,这一辈子平平安安的,也没什么不好。

    如今,懒散惯了的人一下子勤奋起来,不光是在学问上,在人际往来上也是这般,怎能不叫辛翰林忧心?自己孙子心里想什么,他能没点数?甚至于,宗平其实也是收了自己的影响。

    君不见,辛翰林不过六十不到的年纪,身子又硬朗,如今朝堂上这般年纪的阁老又不是没有,偏偏他这么早就退了下来。

    如今朝堂的格局,内阁里满汉各半,六部尚书一律复职,即一满人主官必有一汉人副官、反之亦然。当皇帝的,权衡之术玩得那叫一个顺畅,抬这个压那个,不是今日西风压了东风,就是明日东风强过了西风。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汉人吃亏。谁叫皇位上坐着的是叶赫那拉氏呢,为了维护统治,汉人便是吃亏都没地方说理去。

    辛翰林自己都说不出很满意本朝这种违心的话,又没跪出奴性来。

    宗平小小年纪就跟在他身边,言传身教的,就算辛翰林再当心,平日里总会露出些什么来。等他发觉的时候,自己的小孙孙已经就是那般的模样了。

    因为无法面对现状,所以痛苦,所以醉生梦死。辛翰林心里知道,见他从没往外吐露过心声,便由他去了,好歹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出不了什么差错。

    结果,自己想着叫他散散心也好,放他去了趟扬州,回来就跟变了个人似的,怎么叫辛翰林不忧心,这要是一不小心行差踏错,可就得深陷文字狱,谁也救不得。

    前头一句话四个字“将明之材”,报到皇帝那边即批斩首,还不够惨痛吗?那时候辛翰林还真是一个小小的侍读学士,写到斩首两字之时,是用左手狠压着右手的腕子,这才勉强地将那两个字给写了过去。

    写完的时候,心都是凉的,脊背更是出了一身的冷汗。回家之后,再提笔,手抖得止都止不住。

    在那之后,辛翰林就看清了本朝的嘴脸。若非为了家族,只怕那时候就辞官归隐了事。

    他战战兢兢了大半辈子,这才给自己的子孙挣来如今悠闲的时光,自然不希望宗平这个他最喜欢的小孙孙一头扎进那个看不见希望的大坑。

    沉默之中,辛宗平放下手中渐渐凉下来的茶盏,道:“爷爷,你说这个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天授之才。”

    “古来奇人异事多得很。”辛翰林年纪大了,经过的事情也多,知道宗平是遇上了什么人或事,便问道,“你也是个天资高绝之人,说说看,是遇上哪一位了叫你这般佩服?”

    “哪一位孙儿暂且不告诉你。”宗平哪里不知道自己的爷爷担心自己,只是他也怕给林瑜惹来麻烦,只是道,“爷爷放心,那人只是递了一碗醒酒汤与我罢了。”

    辛翰林恨铁不成钢道:“还醒酒汤,你怎么不知道那是不是一碗□□!”

    辛宗平见自家爷爷吹胡子瞪眼的样子,大笑出声,然后隐去姓名,低声将自己与林瑜之间的谈话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红楼]我要做首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拍个西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拍个西瓜并收藏[红楼]我要做首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