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大爷寻他,也不光是为他招认他娘下的黑手。”

    “这话倒是。”两人说说笑笑地走了,留下被关在屋子里那烂泥一般的赌徒像是确认什么一般,缓缓地抬起了头。

    眯缝着的眼睛中尽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渴望的光芒。

    另一边外书房中,林瑜听着林老管家将张大舅的话一一重复了,然后道:“果然是四大家族,连一届小小的陪房都干如此猖狂。”

    林老管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按说这陪房跟着她主母从京城嫁来金陵,又与姑苏数百里之遥,怎么就与那一家搭上了?”

    想想原著中所谓四大家族的德性,再想想贾府那王氏姑甥两个对重利盘剥、包揽诉讼那得心应手的样子。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同样是王家出来的,嫁到金陵来的这个难道还是歹竹里的好笋不成,自然也是有样学样。因此林瑜并不意外地笑道:“这种事都是能干出名头的,要不人家能巴巴地拿着银子找上去?交情却不见得。”要不然也不至于随手就叫地下的陪房给处理了。

    林老管家道:“正是这个理。”又叹道,“真是老背晦了,连这样的事都不记得。”

    “不过这样的话,我也就不用再多考虑什么了。”薛家本身固然不足为虑,但是如今的贾王史薛实在是个麻烦。再说,他更不希望在这关头横生枝节,这临门一脚前还要再搬开几块大石头,说不得就要请京城那一家来帮忙。

    这正是他所竭力避免的。

    如果真需要那一家出手,林瑜早在三年前的时候就已经说出口了,那边扶灵而来的大管家不是没悄悄地问过他,又何必等到现在。毕竟,那个稳婆的动向是他一开始就叫林老管家关注了的,否则这一次张忠也没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人还打听了个大概。

    林瑜很清楚,这年头的人宗族意识根深蒂固。固然从林海临行前的嘱咐来看,他多半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但是他要的可不只是不痛不痒的宗族内的惩罚——就算是逐出宗族这种在他人眼里严重至极的惩罚,在他眼里也不过如此。

    人命债,人命还。

    从一开始,林瑜就没想过放过那一家人。

    白术听林瑜叫好好招待那边院子里的那个玩意儿,虽然不解,但还是麻利地吩咐下去。吃用皆当做正经亲戚的上上份,这本是她一句话的事,不过白术知道得小心着不让多的人知道,少不得亲自与钱嬷嬷交接。

    灵芝心里就没那么多的成算,她想问也就问了出口:“大爷又何必好吃好喝地养着他,给一口饿不死不久成了。”

    林瑜支着头笑她:“我还当多大事呢,惹得你这么不高兴。”他翻起了桌上的大靖律例,轻轻摸着上面短短一行关于夺官的条例,心里盘算一回,轻声道,“你又何时见过我以德报怨呢?”他留下这个人自是有要紧的用处。

    大靖律例承自大明律,虽然对士大夫并无十分优待,但是本朝吏治败坏,原本十分的罪如今也只剩下了三四分。再加上罚铜,不了了之的多得很。斩草便要除根,只是夺官却还保留着功名可不在他的计划内。

    一个人下过地狱,又突然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他会做出的选择自不必说。林瑜要的,也不过就是那一盆躲不开避不了的污水,一个崩溃的开始。

    他等了整整三年,慢慢养大他那好二叔爷一家的胃口和野心,就是为了有一天他们犯下更多的错,然后他便可以一劳永逸。

    如今,时机约莫要成熟了。

    而始作俑者的那一家,这时候正忙忙碌碌地收拾着各色地产金银古董,预备着元宵送与甄家的节礼。其他人那边就罢了,不甚要紧,但是甄家那边却是万万疏忽不得的。

    如今已经快开衙了,吏部文书却还没有下来,林松一家怎么不着急。百般地思来想去,□□都打点到了,并没有失礼之处。为今之计,也只有再寻原本送他们一家上青云的甄家。

    “许是文书哪里绊住了脚也未可知。”林滂自做了一任芝麻官,自诩有了些许官威,便是说话也文绉绉起来,并不大看得起自己父亲这般着急忙慌的样子。古来名臣,哪个不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林滂只当自己如今是潜龙在渊,必将一飞冲天,是以做足了磐石的姿态,只道必是无妨的。

    林松哪里不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眼高手低,但是谁叫他会念书呢,他家振兴的希望可不就落在了这个大儿的身上。事务不通又如何,那些个师爷幕僚都是吃干饭的不成。因此缓和了口气,耐心地与他说:“话虽这般说,但是这甄家与我们有一份香火情,也不叫别人看着说笑话。”

    更何况,这甄家可是一座再稳固不过的靠山了,当年拖了那么些关系好不容易搭上,怎好轻易就断开了去?不过逢年过节的费一些银钱,以后用得上人家的地方可多——别的人就是想送,人家可不见得愿意收!

    “太靡费了些。”林滂背着手,冷眼瞧着自己弟弟脚不点地的来回对东西,散淡的样子只叫忙了一上午连口水都没喝上的林治恨不能咬碎一口牙。

    林松慈爱地拍拍大儿的肩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红楼]我要做首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拍个西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拍个西瓜并收藏[红楼]我要做首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