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宏民和牛堂主悲戚的时候,在帮主的宅子里,公孙大娘正在听取盐帮负责打探消息的听远堂堂主禀报。请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公孙大娘相貌端庄,身材适。她衣着朴素,却无法掩饰她高贵的气质。年纪看不出来,她头发雪白,脸却看不出一点皱纹。如果非要定位的话,是一个年美妇的样子。



    听远堂堂主禀报道:“帮主,朝廷派来处理盐帮事物的钦差,一等伯爵李二宝在东京遇刺身亡,郡王李豫等人护送棺椁返回了长安。”



    公孙大娘微微点头,说道:“知道是什么人干的吗?”



    听远堂堂主说道:“不知。对方下手手段极高,李二宝了暗算,当即毙命。”



    公孙大娘说道:“你立刻派人前往长安,监视朝廷后续派出的钦差。”



    听远堂堂主说道:“属下已经吩咐了,朝廷一旦有新的动作,咱们安插在长安的人,立刻会把消息送往扬州的。”



    公孙大娘命听远堂堂主退下,她站起来,朝着后院走去。



    在后院的一间房间门口,站着两名盐帮执法堂的弟子,看到公孙大娘过来,一齐躬身行礼,说道:“帮主。”



    “把房门打开。”公孙大娘说道。



    “是,帮主。”盐帮执法堂弟子打开了房门。



    公孙大娘说道:“你们先到旁边去,不叫你们不要过来。”说着,走进了房间。



    房间里,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站起来,恭敬地说道:“师父。”她赫然是李二宝朝思暮想的女神柳飞絮。



    公孙大娘坐下后,对柳飞絮说道:“絮儿,你也坐吧。”她慈爱地望着柳飞絮,问道:“絮儿,想明白了吗?”



    柳飞絮说道:“师父,徒儿还是认为李爵爷的意见是对的。”



    李二宝请求李隆基同意,在连云港故县,给他们划出一片海滩,让扬州盐帮成为官府下属的盐业机构,负责生产运输食盐,按照官府定价出售食盐,正常交税。组织形式类似于现代国营企业,编制暂时定为2万人。也是说盐帮帮众都成为了国营职工了,他们再也不用过刀头舔血的日子了。盐帮被朝廷收编,数万贫苦盐帮兄弟有了正当职业,跟随他们的家眷加起来不下十万人生活有了保障。对于盐帮的帮众来说,这件事肯定是好事。



    柳飞絮在长安目睹了李二宝的神,相信李二宝的一片苦心。



    公孙大娘看到柳飞絮的固执,有点气恼,她说道:“这件事听起来不错,可是根本实现不了。不仅如此,还会给盐帮带来灾祸。”



    公孙大娘说得不是没有道理。自从李隆基下达了圣旨之后,这件事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进展。



    扬州盐运使负责扬州地区盐业生产和运输管理,具体的执行者是扬州地区的八大盐商。这些盐商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不仅在表面应付朝廷,将一小部分食盐按照朝廷的定价向内地运输,底下却大量走私食盐,谋取暴利。



    盐商们大肆贿赂扬州盐运使,扬州盐运使再拿出这些贿赂的一部分打点扬州刺史和各级官吏,他们之间甚至事先说好了利益分配的例。可以说,盐商走私是官商一体进行的。



    盐帮走私食盐,在一定程度减少了他们的利润,因此他们对盐帮经常进行打压。但是,对于盐帮他们也不赶尽杀绝,一来,他们每年从盐帮这里也能够得到大笔的贿赂。二来,盐帮的存在也是制约盐商的一种手段,如果盐商不听话,扬州盐运使适当打压盐商,为盐帮打开绿灯。这样,盐帮和盐商都被官府当做相互制约的工具。



    扬州盐帮按照李隆基的意见,等于是扩大了官府直接掌控的食盐生产和运输份额,扬州盐运使和扬州刺史等当地官员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盐帮的取消,也使得他们减少了控制盐商的手段,总之对于他们十分不利。



    在官府的阻挠下,盐帮改制的事情,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相反官府认为盐帮竟敢背着他们在朝廷活动,这明显的是不听话的表现,因此不断地给盐帮出难题。李隆基是下了圣旨,可是他转眼忘到了脑后,具体经办还是要靠杨国忠来协调。扬州盐运使和扬州刺史每个季度都会给杨国忠和户部等有关部门供,因此盐帮是哭诉无门。



    还有一个原因,那是公孙大娘,她也不愿意将盐帮并入官府。她历尽艰辛建立了扬州盐帮,还有着自己的目的,她绝不会将盐帮交给官府的。现在,盐帮的帮众生活艰苦,对于盐帮十分依赖,一旦盐帮安居乐业,他们之间的抱团也没有了基础,再想让他们跟着公孙大娘去造反和拼命,也不可能了。



    因此,李二宝和柳飞絮等人的苦心,遭到了公孙大娘和官府的一致抵制。柳飞絮知道公孙大娘的野心,她支持了李二宝,等于破坏了公孙大娘的计划。因此,被公孙大娘关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闹天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竹间飞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竹间飞舞并收藏闹天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