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徐阳不得不放弃了原本准备到处游玩的想法,因为红花会在兰州城的内应已经发来消息,清兵已至。 



    这次领兵的,是宿将阿桂,历史的他,此时原本应该还在被乾隆处罚之,在帝都担任吏部员外郎的闲职,而现在则被委以重任,重新披挂马,统领十万精兵,来平息西北回疆及准噶尔的各路叛乱。



    此人可称为岳钟琪之后,清廷的又一员良将,原本时空的历史,西北的各路叛乱最终都是被他平息的。



    当然,那也是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而此次,由于徐阳的设计,他被当头一棒打得晕头转向,十万大军,加原本数千人的前锋,都陷入了无粮可用的困境之。



    不过阿桂倒是有急智,先是急命从西北各个还属于清廷掌控的府县急调军粮,然后又从原本驻守西北,常年无功的兆惠将军那里强征了部分军粮,又谦辞厚币从一些还未有叛意表现的回部蒙部收购牛羊充作军用,短短数日之间,居然被他筹集了可供大军食用十数日的军粮。



    此时他已严命三军出动,向回疆进发,很明显的企图是粮于敌。



    徐阳之前的判断其实并没有错,只是他没有料到,回疆各部意见其实并不统一,既有早已发动叛乱的各部,也有木卓伦部这样骑墙派,更有早已臣服于清廷的一些部落,因此清军才会获得了一些救命的粮食。



    十万大军啊,即使回疆各部都联合起来,对付这批精兵强将也非常困难,何况人心还不齐,若是清兵到来,正面迎敌恐怕只能是惨败一途。



    阿桂用兵老辣,不肯过于冒险,因为乏粮,此次发兵只动用了五万先头部队,剩余各军还在四处筹粮,因此他们的粮草应该可以坚持一个月左右,徐阳的谋算算是成功了一半。



    幸亏之前劫取了西北军全部的军粮,若非如此,现在都不用打,直接投降好了。



    木卓伦收到消息后,召开紧急军议大会,军议会,众说纷纭,有人提议趁清兵落足不稳,连夜偷袭的,也有人提议联合各部,积蓄力量注重防卫的,还有人提议暂退以避锋芒的,甚至有些提议投降的……



    各说各的主意,偏偏都很有些道理,木卓伦听了头疼。



    最后在霍青桐的力决之下,决定暂时撤往回疆深处,以空间换取时间,同时联络回疆各部,争取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外敌。



    徐阳倒是对霍青桐的军事才能刮目相看了,这种时候,强行对战其实是阿桂心里最理想的局面,而一旦战线拖长,清军随时会面临断粮之危,只要拖半个月以,阿桂是再不愿意,也只能撤退了。



    而以目前的情况,如果这次清军撤退了,那么短时间内他们绝对筹集不到足够的粮草来发动二次进攻,而只要再过两三个月,回疆会原各地提前进入严冬,此时无论是谁统领清军,都不可能在这种恶劣的天气里讨伐各部,那简直是送死。



    商议已定,众人各自执行会议的安排,红花会诸人和徐阳都被安排为哨探,严密监视清军的行进路线。



    这个任务恐怕也只有他们能执行了,回疆各部的人手,除了霍青桐算是高手,其他人一旦碰随军出征的清廷大内高手,都是白白牺牲的命运。



    徐阳独自一队,他并不愿意和别人搭伙,很多秘密的手段,会因为要隐瞒同伴而使不出来,相反,如果他独自行动,即使是碰清廷的大队人马,只要别被团团围住,他总能安然脱身。



    红花会众人则分为三队行动,陈家洛、无尘道人、赵半山三人各自带领几位当家前去哨探,而剩下的那些普通会众,则和部落里的大队人马一起撤退。



    霍青桐还特意在沿途安排了几个联络点,以便众人获得情报后可以及时联系,也算给众人留了条退路,不然在茫茫回疆的戈壁滩,他们可找不到部落的落脚之处。



    原本徐阳还准备抽空找霍青桐翻译宝藏地图的,只是计划赶不变化,现在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好在宝藏不会跑掉,晚一点晚一点吧。



    看着回部撤退的队伍慢慢消失在视线之,徐阳心底难免生出沉重之感,泰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眯眯地说道:“不舍得了?”



    徐阳明白他的意思,笑道:“哪有?只是担心他们,阿桂用兵如神,纵然是五万精兵也能打出别人十多万人的效果,若是有朝一日必须正面对敌,只怕他们会吃亏。”



    泰来也叹了一口气:“清廷气数未尽,倒下了一个岳钟琪,又出了个阿桂,只是我辈更当努力,清军粮草不多,我们除了哨探情报,最好也要伺机骚扰,让他们疲于奔命,越是多拖延一日,我们的胜算便越大一些。”



    徐阳点了点头,这才是老成之言:“保重!”



    两人互道珍重,徐阳也向其他红花会的英雄们拱了拱手,并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武侠世界的小配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庞德耀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庞德耀斯并收藏武侠世界的小配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