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书恍然大悟,差点忘了明朝锦衣卫和官之间的那些破事。请百度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即便宋朝的皇城司不像明朝的锦衣卫,但实际也是一个性质的。由于皇城司的特殊性(好吧,是潜窥武百官隐私,背后打小报告),这让所有官不耻了。蔡京是何人?那是大名鼎鼎的北宋六贼之首啊,政治投机能力都要爆表了,这样的人会跟皇城司头头有来往,自断前程?怕是蔡京得了失心疯才会这么做,不然神志清醒的蔡京都不会这么做的。



    张正书虽然知道蔡京的潜力,指点了王庆去投靠,可王庆也得敢过去才行啊?



    “是我疏忽了……”



    张正书倒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承认这件事的,反正他确实缺乏政治头脑。



    “要咱家说,官家如今最看重的,便是小官人了。小官人献的酒精、炼钢法,配重投石车,那都是于国有大益的。若是小官人圣眷再重,怕是能提携咱家一把。”王庆半拍马屁,半试探性地问道。



    张正书却很有自知之明:“王公事别在我身打主意了,如果你想做生意,我倒是有个好介绍。但是你要想我提携你,这不是开玩笑吗?我有这个能力?”



    “小官人,你是有所不知啊,咱家从未见过官家对一个人如此心过,你还是第一人。若是你出言,官家应当会思虑一二……”王庆的如意算盘打得确实挺响。



    张正书神情复杂地看着这个特务头子,简直有点不可思议:“难不成王公事舍得这皇城司?”言下之意,自然是问王庆居然舍得离开皇城司?要知道,皇城司虽然不属三衙管辖,可到底是天子亲军,行事有着很大的自主权。



    要是调离了皇城司,以王庆的黑历史,还不知道要遭受什么样的排挤!



    “总归是要退下来的,如今不退,过些年退不了了……”王庆有点意兴阑珊地说道。



    张正书沉默了,他没想到这个特务头子是真的想岸了,这真是让人意外啊……



    确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像王庆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城司头头,想要退下来也是情理当的。从这一点,张正书觉得这个王庆其实和他是一路人。思危、思退、思变,做人一头扎到底的,那是愣头青。能思忖退路的,都是得到过教训的。



    张正书不知道王庆是不是看到了他的“前任”不得善终的下场,才萌生退意的。但不论怎样,王庆有这个想法,张正书觉得可以出一点力。当然,不是无偿的。



    “你知道的,我是一个商贾,世间什么东西都能交易,只要价钱足够。你想我帮你,可以,在商言商,你打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或者说,你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如果官家知道你想退下来,而又迁怒到我,我岂不是很亏?所以,你应当明白的……”



    张正书这番话,带有很强的暗示,其实不外乎一个意思,想要我帮你,可以,拿出实际利益来。



    “咱家知晓西北青、白盐,知晓大同府茶叶走私的实情!如果小官人想要走私,咱家甚至能帮你找到……”



    王庆还没说完,张正书笑了:“我家的产业这么多,需要去走私吗?”



    在宋朝,一旦走私被捉到,没有后台的基本是流放、充军的结局。算王庆充当张正书的后台,但是这个后台实在太软不可靠,所以张正书根本不会考虑这个。



    “那小官人需要甚么?”



    王庆也知道了,既然张正书有意思想要帮他,那么肯定有所图的。王庆知道,他现在有求于人,只能听取对方的报价了。



    “其实也没啥,是想借用一番皇城司的探子经验,我也想训练一支密探。别误会,我不是想造反,只是想得知商场敌人的底细而已,这个你能答应吧?”张正书笑道。



    但是,王庆去脸色急变,一脸惊愕的模样:“小官人,你这……真不怕被人察觉了?”



    “少来,汴梁城那么多新闻探子,又不见你们去清剿?”张正书倒也看得很准,“只要不刺探军国大事,那没问题了。”



    “可是……万一……”王庆还是有点不愿意的,这事风险太大了。



    张正书也有知道,这件事风险是有的。



    “其实也很好办,你把训练暗探的法子写在纸,交给我行了。伪造字迹你总该懂吧?这应该是暗探必备的功课了……”张正书好像一个笑面虎一样,已经准备好了一个陷阱给王庆跳了。



    “咱家需要思虑一二……”



    王庆这下没急着拒绝了。



    “你应该答应的,这是最低要求了。”张正书淡淡地说道。



    王庆突然抬起头来,说道:“那咱家能有啥好处呢?”



    “买卖最讲究平等,若是你帮我训练出了暗探,那么你在最危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宋好官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飘依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飘依雨并收藏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