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讨厌他们这帮打劫的,一点胆量都没有。”

    大帐之内,马超叹了口气,如此说道:原本以为,那些胆敢袭击交易所的贼寇,不是吃错了药,就是脑子进了水。可上午一番演戏之后,马超发现那些贼寇并没有中计,这让马超很受伤。

    此次出兵,马超为求神速,带得是三千西凉铁骑老兵,及七千余俘虏新兵。剩下那些大兵,都留在了扶风郡当中。毕竟,韩遂要来,指不定他会捅一枪劫了扶风郡。到时候即便杀了韩英和阎行来泄愤,那根据地没了,还是屁用没有。

    当然,韩遂敢攻打扶风郡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马超不敢冒这个险——李堪、程银的教训还没过去多久呢——再说,韩遂不动,还有其他贼寇眼红,扶风郡,早就成了雍凉两州以及司隶那些贼寇眼中的香饽饽。

    这下可好,羌族那些儿郎回去了。演了一场戏后,游楚也回去了。剩下自己,只得慢慢陪那些贼寇玩了。

    硬攻?

    马超摇摇头,这不是他的风格。再说了,用骑兵攻城,即便攻下来,那损失也不是自己想要看到的:匹夫之勇永远是下策,震慑有余,却不足以辖制万人。

    尤其是,杀敌一千,自毁八百,何况还是用骑兵攻城,更是自毁一千的脑残做法

    所以,有谋划的攻城,不仅可以培养自己这些手下的全局观。还可以更有效震慑韩遂,以及让游楚心服口服。

    当然,这样也可能促使自己的手下纷纷往更阴险的方面转变。

    不过,马超就是喜欢这样。于是乎,手下那些大佬儿,就被马超拉来开会了。

    除却贾狐狸之外,这些人当中,最懂兵法就应该是杨阜了。而杨阜也不负众望,颇有些老奸巨猾的意味说了一大通,而首当其冲的中心观点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杨阜的第一句话是这样讲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彼若欲得城也,必先乘间隙以入之也。欲得其城,必知城中之况不可。欲知城况,非谍间何以得之?得则胜多,失则败多,其间玄妙无他。”

    马超跟众人把这番文绉绉的话翻译了一遍,估摸杨阜的大概意思就是:你们想攻城嘛,也得先知道城中那些贼寇到底咋样。所以,先派人侦察刺探一下,看看他们有哪些痛脚,然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抓住他的痛脚,狠命一击,胜算才比较大。

    既然杨阜这样讲了,马超也没别的办法,就令大军暂且扎营休息,命丑哥悄悄带领他的暗影调查新平郡的情报。也亏得马超早在月前就在新平、北地两郡安排了人手,如今只不过是传递个情报出来。相信那些受过自己指点的暗影们,会有大把办法的。

    待将命令传达下去后,马超就开始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劣势。这次,马超虽说是无意之作,但此举算是开创了日后西凉事将领战前的必备课题。而这一战,还被军事培训馆吸纳为经典案例,供日后那些底层军官学习研讨。

    “贼寇的优势是人多势众、并有城高墙厚、守城器械等优势。而且,他的首领,也有一些军事眼光。”庞德首先说出这些显而易见的情况,继续便说道:“而他们的劣势,便是军纪涣乱,人心惶惶,战斗力不高。且大多是流寇出身,对守城战不太熟悉。”

    “而我军的优势正好同贼寇相反,但劣势也很明显,便是我军俱是骑兵,若用于攻城战,则损失惨重。”马超总结道,这点,似乎没有分析的必要。当务之急,是看杨阜那个家伙到底还有没有好点子。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兴兵伐敌,所战之地、师至之日,必预知之。知战地、战日,则所备者专,能使敌人如期而来。而城郭之坚厚,城防之多寡,知其利,战则胜多。”

    杨阜第二句话其实还不如第一句话,事实上,自马超穿越过来之后,从来没有打过堂堂正正的正规战,都是剑走偏锋。不是耍阴谋就是用诡计,很符合兵书里那些出奇制胜的要点。

    众人商量了小半日,又仔细将攻城战需注意的那些事项要领温习了一遍。虽然心中更是有谱儿,但仍旧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最后打破这个僵局的,还是丑哥的暗影。因为他们带回来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城中缺粮!

    马超想想也是,现在才不到六月份,陈粮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新粮还未收割。而新平郡又不如扶风郡那般富庶,一下来了两万贼寇之后,哪有那么多的粮食够那些贼寇吃?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眼睛俱是一亮。而尤其和法正,那眼睛亮得就如电灯泡一般。

    马超发现了法正的异样,他等着法正的毛遂自荐、出谋划策,但当马超将眼光看到法正那里时,法正却是正了正身,又隐忍了下去。

    法正在历史上是替刘备管理军纪大务的,怎可能不懂兵法、不会打仗?尤其是先前那副举动,分明是心中已经有了主意的表现。而他最后又专门不说出来,明显是想看看马超如何利用敌军这一痛脚的。

    ‘这小样儿!居然小瞧我们马家集团啊!’马超心里恨极,但面上却不表现出来。法正的心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三国新马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隐于深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隐于深秋并收藏三国新马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