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声,看向陈景乐,露出笑意:“国师无需理会其他人,朕倒要看看谁敢反对。而且朕有事要和国师商量请教。”

    “是。”陈景乐自然没有意见。

    李况的车辇虽然谈不上奢华,但是也相对其他人的要宽敞不少,底下是厚实的垫子。身旁有两个伺候起居的宫女,也是仅有的两个。

    坐下后,李况亲自为陈景乐倒茶:“国师,佛门僧尼还俗一事,朕已经知晓,做得很好!”

    能从天下佛寺当中,倒出这么多钱粮财物,连李况都有些预料不及,对佛门也就更加咬牙切齿。

    转念他又说:“而今国库日渐充盈,然天下百姓仍饱受饥荒困苦,国师何以教朕?”

    “发展。”

    陈景乐用两个字回复,见李况面生疑惑,就解释道:“所谓发展,就是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

    比方说农具,从远古时代的耒耜,到而今的轩辕犁、锄头,还有灌溉的筒车,这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同样的道理,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比如说军队武器,冶铁技术等等。国家需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变得强大,才能把其他藩镇甩在后面,最后平定一统!”

    说到天下一统,李况所有杂念都抛到了脑后,听得无比认真。

    陈景乐梳理思绪:“老百姓吃不饱,原因自然是粮食不够吃。既然粮食不够吃,那怎么办?解决办法无非是推广耕地,播种耕种收获。这就是发展!”

    “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应当考虑如何提高粮食单产量,比如说将亩产两百斤,提升到亩产千斤。到那时,陛下觉得,天下还会有人挨饿吗?”

    李况下意识点头,转而惊疑抬头:“亩产千斤?那岂不是仙人手段?!”

    身后两个小宫女原本小心翼翼竖起耳朵,这会儿也是听得目瞪口呆。

    这天下何曾听说过谁家粮食亩产千斤?怕是只有仙人才能做到吧?

    国师果然是仙人无疑!

    陈景乐哈哈大笑,后世那位将粮食单产量节节提升的大佬,可是被誉为新世纪神农的。

    不过也让某些人吃得太饱了,整天想着搞事情。

    陈景乐微笑说:“陛下,亩产千斤,是可以的,不过以大唐现在的实力,比较难办到,不如先将产量提升至三五百斤吧。”

    哪怕将产量提高一倍,也能让这天下少一些饥荒难民了。

    而且他还有个历史穿越者们必定准备的大杀器没拿出来呢!

    那就是番薯,也叫地瓜。

    几乎每一个明朝以前的历史穿越者,都会祭出这个大杀器,用祥瑞啊神物之类的名头,把那些皇帝大臣们忽悠得不要不要的。

    没办法,这东西产量实在惊人,而且不挑土地,不管是屋前屋后,还是肥田旱地,坡田水田都能耕种。

    虽然番薯不能多吃,胃会泛酸,但是对这个时代很多吃都吃不饱的人来说,胃泛酸算得了什么,只要吃不死人就行了。

    陈景乐记得这东西好像大唐还没出现,明代才会从菲律宾传入中国。

    得找个机会去一趟才行。

    陈景乐道:“如何提高粮食产量,这里面大有学问,要尽快投入其中,但是又不能着急。贫道希望陛下能多关注民生,多体察民情,切勿做那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

    李况严肃恭谨道:“朕明白!”

    紧接着他又向陈景乐请教了其他诸多问题。

    最后感慨道:“国师大才,朕所不能及!”

    陈景乐只是摇头轻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陛下而今懂得这些道理,尚未算晚。”

    自己可是站在五千年文明大国的肩膀上说这些话,自然要领先这个时代。

    陈景乐略一犹豫,说:“若有朝一日,臣不在了,陛下千万记得,要努力发展壮大李唐江山,雄踞中原,北击游牧各部,西灭吐蕃诸族,让南越百族臣服,再现万国来朝盛世,那臣……亦无憾了。”

    “国师……”李况愕然,微微皱眉。

    陈景乐伸手打断,摇头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未来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

    “朕明白了!”李况深吸一口气,郑重点头。

    ……

    七天后,大部队终于到达升平县。

    一路上舟车劳顿,差点把那些老臣的骨头架子都折腾散了。

    短暂歇息两天,准备祭祀事宜。

    唐代的黄帝陵祭祀活动,制式基本沿用前朝。

    首先自然是斋戒沐浴。

    其次准备相应祭品。先将黄帝神主安置于上帝神主之左,在黄帝神主前,陈牛、羊、豕三牲及其他祭器。

    待到祭日清晨,礼官会请上帝神主至神坛,也请黄帝神主。皇帝就祭坛。皇帝于上帝神主、黄帝神主前上香,请神降临。并奠玉帛、进俎。

    皇帝及众官俱跪读祝文,读祭文毕,皇帝再向上帝神和黄帝献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氪命玩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半纸情书0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半纸情书0并收藏氪命玩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