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进入临漳县境内后,没有在县城里逗留,而是向西直奔邺镇而去。此时的邺镇正是历史上的邺城,城北漳河边就是曹操修建的铜雀台。

    西门庆马不停蹄地赶到邺镇后,却没有去登那邺镇最为有名的古迹铜雀台,而是寻了个当地人问路后,直接转向西南,去了洹水北岸的西门豹祠。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魏文侯时任邺令。在治理邺时,西门豹巧妙地利用三老、巫婆等地方豪绅、官吏“为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遂颁律令,禁止巫风,教育了广大的百姓。此举使得原先因“为河伯娶妻”而出走的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

    同时,西门豹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周围开掘了十二条水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西门豹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西汉的太史公司马迁就曾对西门豹有过高度评价,他在《史记》中说:“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

    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故后人纷纷为其修祠建庙,以为祭祀。

    邺城西南,洹水北岸的西门豹祠始建于东汉年间,魏文帝曹丕的《述征赋》曰:“羡西门{豹}之嘉迹,忽遥睇其灵宇。”可见当时已经建有西门豹的祠庙。

    后赵建武年间,又对西门豹祠进行了修葺。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写道:“漳水又东北径西门豹祠前。祠东侧有碑,隐起为字;祠堂东头石柱勒铭曰:‘赵建武中所修也。’”

    经过历代百姓的修葺和一步步美化,西门豹祠里的西门豹神像被改成了帝王袍服冠冕。百姓们早已将西门豹当成神仙供奉,也将西门豹祠改称为“豹神庙”。

    可是到了北宋嘉祐二年,当时的邺县令马益却跳出来多事,又把西门豹神像的帝王袍服冠冕,改为了古县令装束。同时,他又将“豹神庙”改称为“西门大夫祠”。

    西门庆急着先来瞻仰这西门豹祠,自然不是为了游玩古迹,而是为了来祭拜先人,沾一沾西门豹的光。

    西门一姓的郡望就在这临漳县,叫作魏郡堂,乃是以望立堂,亦称临漳堂。

    穿越前,西门俊的祖辈正是从这临漳县搬迁出去开枝散叶的,说起来,他的根就在这相州临漳。

    而阳谷县西门氏,恰巧也是从这河北相州临漳县迁到山东阳谷去的,有可能西门俊与西门庆真的是同根同源。

    西门庆虽然不确定自己这一族是否当真是西门豹的后代,但既然西门庆有心干一番事业,就认西门豹为祖,拉虎皮做大旗,先给自己罩上一层光环,又有何妨?

    在这个愚昧迷信的时代,百姓们大多是文盲。西门庆与西门豹认个亲,将一个已经封神的历史人物宣传成自己的祖先,对于日后裹挟百姓追随自己可是大有益处。

    族谱甚么的,自己伪造呗!西门庆对此可是没有一点儿的心有愧疚。

    这次来拜西门豹祠,西门庆一是给“老祖宗”上几柱香,二就是来看一看,能不能再花些银子,将西门豹神像的服饰由古县令装束再改回成帝王袍服冠冕。

    当年邺县令马益那个撮鸟,想必是与本地望族西门氏有甚么矛盾,为了打压西门氏的威望,才费尽心思地干出给祠庙里的神像换服饰,给祠庙改名的莫名举动。

    如今西门庆想干的,就是纠正马益那个蠢货当年犯下的错误。

    西门庆等人到了西门豹祠外,将侍从和马匹都留在外面,西门庆与焦挺、乔郓哥二人一起入了西门豹祠。

    三人都给西门豹这个豹神上过香后,西门庆随口就对焦挺和乔郓哥二人提起,这西门豹正是自己的祖先。

    焦挺和乔郓哥二人听了,信以为真,看向西门庆大官人的眼神又增添了一分神秘的光芒。

    西门庆将二人的神情看在眼里,心头直乐,这一招对古人当真好用啊!

    西门庆给祠庙里的庙祝捐了一大笔钱,请他给这西门豹祠再做一块“豹神庙”的牌匾挂上。

    西门庆还对庙祝说,先贤西门豹历史上早已封神,百姓们也都习惯将他当作神仙来拜。不如将这神像的服饰恢复成帝王袍服冠冕的模样,以慰百姓敬仰之心。此乃合乎民心之好事,望庙祝能主持此事,所需银两,直管向自己讨要。事成之后,自己还会给这祠庙捐一大笔香火钱。

    那庙祝本就是指望着这西门豹祠讨一碗饭食吃的,此时见西门庆出手阔绰,有心要在这里动土木,将这祠庙改得更好,他如何能不赞同?

    更何况,西门庆拿钱给他做这事,庙祝能够从中分得不少好处,因此,庙祝满面堆笑地将此事应承下来。他与西门庆约法三章,竟然怕西门庆反悔食言。

    与庙祝商议好之后,西门庆出了西门豹祠,带着焦挺他们向南而行,直接去往相州府城。

    对于那铜雀台,西门庆现在可是没有甚么兴趣,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木木三大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木三大少并收藏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