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季凡终于盼来孙明学的答复,“关于艺术瓷巡回展一事,经过我们院里研究,原则上同意你的这个计划,不过还有一个附加条件。”

    “别说一个条件,就是十个条件也没问题,孙院长你说,到底是什么条件,你老可别趁机狮子大开口啊!”

    “臭小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堂堂一院之长,有你说得那么不堪吗?”孙明学在电话里笑骂道,“你也知道现在有大量的中国文物流散在海外,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国文物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拍卖会上,可是由于资金毕竟有限,导致重金抢购这些文物实在有心无力,因此不乏由企业出资拍卖,再捐赠给国家。”

    “原来是让我回购文物啊!这没问题,不知是什么文物啊?”

    “下个月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有一本《永乐大典》残卷,希望你能帮着院里拍下来。”

    《永乐大典》!季凡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对于这部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他并不陌生,英国人曾以号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学术xing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为荣,不过跟这部《永乐大典》比起来根本不值得一提,仅仅4400多万字的字数,尚不及《永乐大典》3亿7000千多万字的八分之一。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尤为难得的是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全书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宋元以后地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余种,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

    《明乐大典》分为两个版本,原永乐皇帝下令编著的正本一直深藏于皇宫内院,却不知何缘故,失传已久,被一些学者称为这是中国书籍史上最大的疑案。

    而做为嘉靖皇帝重新抄录的副本本来深锁禁宫多年,按理说收藏环境不错,但是由于疏于管理,少有问津。历经火灾毁坏、义和团起义、英国联军入侵等战乱。以及人为偷窃等原因,直接导致数量剧减。自大清康熙年间始,一些官员偷偷地从皇史往外夹带。到了清朝末年更是变本加厉,咸丰年间,每到冬季来临时。看守紫禁城的官兵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以往非常注重礼仪形象地官员们怎么突然之间一个个变得大腹便便呢?

    原来这些人早上到翰林院时,带着一件棉袍,包得如同两本《永乐大典》大小,等到晚上离开时,再把棉袍穿在身上,将两本《永乐大典》装在包袱中,这样将书神不知鬼不觉偷出宫中。

    接下来这些大腹便便的官员鬼鬼祟祟出落于洋人使馆前。从身上袍子里面掏出整本黄皮封面的《永乐大典》卖给洋人。一本书获利才不过十两银子。

    光绪年间一位翰林侍读文廷式,一人就盗走100多册。文廷式死后。这些书又被其后人出售,卖给洋人或古董商。

    1900年,随着八国联军入侵beijing,更给《永乐大典》带来了毁灭xing打击,毗邻东交民巷的翰林院成为战场,藏书四散毁损,侵略者对《永乐大典》肆意抢掠,有的甚至将其代替砖块,构筑工事。这场灾难过后,《永乐大典》丧失殆尽,仅存的数百册也散落世界各地。

    如今硕果仅存的《永乐大典》残本星散于世界各地公私藏家之手,也不过400余册,800多卷而已,可谓弥足珍贵。

    “孙院长,你可真瞧得起我,竟然让我拍卖这种大部头的东西,我恐怕能力有限,力所难及呀!”

    “据我们院里专家估计,这本残卷大约在五百万元人民币左右,这点小钱对你这个暴发户来说,那还不是毛毛雨啦!”

    “才五百万而已?”季凡在心里不由大大画了个问号,这种国宝级的文物不应该只值这点钱!

    据说解放前地一天,有一个喜欢收藏地老先生在beijing琉璃厂闲逛,他无意之中在一个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破旧的大书,书皮是黄se的,他翻开里面地内容一看,却不由大吃一惊,这书虽然外表破烂不堪,品相极差,但里面的内容明明白白地告诉他,这是一册流失的《永乐大典》。老先生装着毫不在意地样子,不露声se闷地问摊主,这本破书卖多少钱。

    摊主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伸出食指,“这是从皇宫内院流出来的东西,珍贵得很呢!一克书,一克金,您拿一块金砖我才能卖给您这一本。”

    季凡心里不太踏实,总感觉孙明学有些言不由衷,“孙院长,你也知道我们公司刚刚走上正轨,我还有一大摊子事要去处理,要不你看现在成不?我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金品典当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秋雨无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雨无痕并收藏金品典当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