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它不是陶瓷制品,否则的话倒是可以用热光释法来分辨真伪。”对瓷器鉴定更为在行的季凡说道。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伪造古瓷已有久远历史,而且是一门经久不衰的行业。从事陶瓷鉴别的鉴定专家与古瓷制假高手的相互斗法从来就未停止过。

    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ri新月异,市场上作伪技巧也不断翻新,现在古董商们利用医用x光机等幅she装置进行定量辐she,或者通过收集汉朝墓室中的陶土来重塑陶俑,以达到蒙骗热释光的等诸多造假手段令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即使是当今热释光法检测权威机构的英国牛津认证有限公司也ri益面临着各种挑战,不断地对这项测试加以改进和完善。

    去年我们公司曾经受理过一位卖家的拍品,一件唐三彩人马俑从外表看来品相极佳,无可挑剔,令人爱不释手的,不过热释光测定的结果却是令人大失所望,这件唐三彩陶俑年代居然距今三千年以上,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显然是对卖家对这件高仿品进行了人工辐照,结果因辐照剂量掌握得不好,反而弄巧成拙,露出马脚。”杜长河笑着说道。

    “杜总,贵公司每年都要受理数目惊人的拍品,想必对拍品真伪的鉴定一定有完整的应对措施啦!”季凡说道。

    “假的总究是假的,它永远也不会变成真的,如果不是担心破坏了这件如意,我们倒是可以尝试用碳14检测法来进行测定,现在只好寻求其它办法啦!不过没关系,这还难不住我们。”杜长河自信地说道。

    “杜总,我倒是非常看好这件如意,鉴定结果出来后记得给我来个电话,我对它的真伪倒是十分感兴趣。”季凡说道。

    王府井商业街,一间临街店铺明亮鉴人的玻璃拉门上方“龙兴瓷皇”几个大字分外醒目。季凡和厉振海步入店内,高山流水的悠扬乐曲清脆入耳。恍然间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之中,一股清新淡雅的气息扑面而来。

    店内设计得古拙而不失典雅,无论是摆放各种瓷器的博古架,还是供顾客歇息的红木桌椅,无不透露着设计者的独具匠

    面容皎好身着青白相间职业套装地服务员面容可鞠地耐心接待着每一位顾客,

    “欢迎两位光临,请问两位客人想买什么瓷器?”一个服务员上前热情地招呼道。

    “我们路过此地。进来随便看看而已。”季凡一边回答,一边四处打量着。

    前面不远处一对金发碧眼的外国中年夫妇带着痴迷地眼神,望着店内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瓷器,有些无所适从。一个大眼睛的服务员随手拿起一件祭红釉梅瓶,cao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不厌其烦地向两人做介绍。

    “红se在中国代表着高贵,华丽,热烈,喜庆,吉祥等意义,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自古为尊贵之se。汉高祖自称赤帝之子,赤即为红。唐时朝服唤为朱衣,豪门称为朱门,朱即为红,皇宫之宫墙,楼阁,门柱等皆为红se,自古以来,中国各地崇尚红se的习俗已基本趋向一致,追求纯正红釉也成为古时达官贵人。豪门显要的毕生梦想。

    两位现在所看到地是我们公司jing心推出的祭红釉梅瓶。这种祭红釉瓷器,又名美人祭。它堪称红釉瓷中的珍品,极难烧制,==”

    “美人祭?的确是好名字,小姐请你快说说它的来历。”中年妇人饶有兴趣地问道。

    “相传大明朝宣德年间,宣宗皇帝突然想要用一套鲜红se的瓷器祭奠ri神,于是诏令设在景德镇的督窑官加紧烧制。但是,由于红釉瓷器历来就难以烧制,窑工们虽然多次试验,可仍然烧不出令朝廷满意的祭器来。

    督窑的太监对此非常不满,每ri督促、鞭打窑工,并且把一部分人关进监狱,声称再烧不出皇帝催要地红釉瓷器,就要杀人了。

    一位老窑工的女儿翠兰,听到消息非常担心,跑到了御窑厂,发现她地父亲也被督窑官投入了大牢。悲愤的翠兰纵身跳入了熊熊的窑火当中,用自己的生命抗议督窑官的暴行。两天后,当窑工们打开翠兰焚身的窑炉时,惊奇地发现,烧成的陶坯呈现出鲜血一样的红se。红se的祭器烧成了,人们说这是翠兰地血染红了陶坯,于是就把这种红se地陶瓷,称为祭红。

    为了纪念以身祭窑的翠兰,窑工们后来在封窑门时,用砖砌成少女地形象,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从那以后,历代皇didu曾不惜财力烧制祭红,但是这种殷红se的瓷器,如同神话中的宝物一样,非常难得。

    多少来到景德镇的人,都想见识一下这有着神奇se彩的祭红。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愿以偿目睹祭红的芳容。”

    听过大眼睛介绍后,这对中年夫妇对这种祭红釉瓷器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即掏钱买下这件祭红梅瓶。

    这个名叫吕淑汶的大眼睛服务员素质给季凡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若有所思地迈步向里间的办公室走去。

    “这位先生,对不起,里面是办公区,请您止步。”一个服务员微笑着上前拦阻道。

    “我是季凡,不知你们刘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金品典当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秋雨无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秋雨无痕并收藏金品典当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