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方圆二三十里连口井都没有,这地,两天就得干透了。”

    “雨水啊,雨水是够的。胡麻临海,气候本就润泽多雨实在不缺水,北山保不住水是因石丘少土的缘故。现在那个,那个天赐祥瑞,地涌膏腴,万顷良田翻覆可得,这,这不就是……社稷有功,黎民有幸了。”咏云兄说着说着就清醒了过来,忙不迭把小算盘藏起,唠点为国为民的嗑儿。

    韩三道,“若天时不好呢?可怎么办,旱起来彻底没得救。”

    “不能够!此为天赐的福地,怎会不风调雨顺的?”

    崔咏云信心满满,也明白千户小舅子带自己来这一趟北山是什么意思了。

    老特么带劲了,眼瞅着就要接手近乎一县之广袤来大展农图……我要栽大豆,我要种高粱,我要修马路,我要建农场,我要扣大棚,我要干乡长……

    韩三有些羡慕崔旭的运气,更羡慕他有个任人唯亲的小舅子,让他姐夫这么幼的时候就能拥有一片天地,想种大豆就种大豆,想干乡长就干乡长。

    横走百数步,石梁上有一避风处,韩三席地而坐,对面是李志明和崔旭。

    从赵四手上接过水囊,韩三不忙喝,只管问两人的话,“说说看,接下来怎么个章程?”

    “秋风刚起,按着往年的天时必会有几场雨水,尽可筹备种植冬麦。来年春雨收歇,又是春麦的植季。”

    特么这农业指导书算白瞎了,连本千户大人这样不知农事的人都知道这种常规,你个农事顾问好意思就这么说出来混字数?

    “可有麦种?可有农夫?各需几何?可有农具耕牛?可有屋舍仓房?满山坡连一车柴禾都凑不满,真就敢空着两只爪子跟土里刨食?”别看是姐夫小舅子的叫着,公事上韩三还真不惯着,一点也不给亲戚留面子。

    “丁口上尽可放开了招募流民,之前则需扩张军备,按一县三百厢军、各乡数十上百的乡勇计,千户大人最少也要在此驻扎一营军马。”

    李志明也不怕崔旭多心,逮着机会接过韩三的话头,徐徐道来,“之后可与各乡大户分说,以高利筹借农具租用耕牛。其间使流民以工代赈,稳妥些就筑一条北乡进山的大路,若急,就直接从西麓伐林开山,抵达此地。伐木可做房库的用材,枝桠烧炭,可御冬寒。这些事都做完了,大可规划引渠保墒灌溉水利之事,若顺利,明年春初断霜之际还可植一轮粟米,衔上冬麦的植期。”

    崔旭讪讪听着,找机会也插了一嘴,“粟米伤地,需多种一季豆来养,这样种冬麦的时辰就紧了。”

    韩三问,“是黄豆?”

    崔旭答道,“黄豆最宜。”

    “既然时间赶不及何不种一季土豆,土豆不伤地吧。”某千户大人一点也不负责的满嘴跑火车。

    “土……土?豆?”李志明和崔旭都有点懵,互相仔细看对方的表情,终于确认自己发懵的表情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没听过?难到还不叫这个名字?

    韩三看两人表情,试探又问,“洋芋?马铃薯?不能吧你们?!?土豆都不知道?”

    靠着土豆起家的某千户大人感觉有点悲愤了,多好的一种高产作物啊。薯条薯片土豆泥,蒸土豆烤土豆酱土豆,零食主食总相宜,功能解馋填肚子,一向深受群众喜爱,再没比这个性价比再好的了。

    结果到了你们这穷地方,居然听都没听过,活该生产力上不去,连土豆都不认识还能怪谁。

    “真没听过?”韩三不死心。

    李崔二人齐齐摇头。

    那得让你们见识见识,人活一辈子连土豆都没见过,也太悲哀了……有毛的悲哀呀!!

    韩三暗下决心定要给这帮土豹子开开眼界,顺便引进新品种提高一下本位面的粮食产量。

    整天介看见瘦的跟根劈柴似的人在眼前晃悠,某千户大人没少做恶梦,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要把这个事情的重要性提升到抽水马桶的高度,大干特办,速度要快。

    “那好吧,咱们把事情捋一捋。”

    韩三准备终结话题,“调骁骑营配合县中吏员督建流民开凿北山西麓的山道,咏云兄速速计划引水灌渠争取一同完工,流民至半山平原后分地定赋,造屋安居。县丞大人需先期催办粮草供流民越冬,春来再借农具耕牛,开耕作物……半山上要先有一座草场养马,连同其它营寨校场的地面都要预留出来,我已经调李大从军中回返,此事你二人与他商议即可……银钱米粮不足尽去借来,日后多给利息就是。你们看可还有疏漏之处,只管提。”

    李志明摇头,崔咏云则有话说,“开春的作物,种点啥?”

    “如此福地洞天,当要种些不寻常的。待我再叩拜天地,请些仙家常吃的粮种回来,还小半年的时光,不需急躁。”某千户大人不学无术,径直拉低了仙人品质,成仙了就见天吃土豆?要是传扬出去,怕不得吓退一多半的求神问道之人。

    大方向敲定,某千户大人就不管什么事了,细节协调自有李志明这般老公事去跑。要说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命运道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不要打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要打脸并收藏命运道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