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茭——生长在雪地之中的植物,耐寒、喜光、耐干旱瘠薄的浅根性植物,喜寒冷的气候,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全生育期要求较低的温度,一年为一个生长周期。..

    高大草本、秆直立,通常不分枝,高至米,基部各节生长支柱根。

    叶片细长如针,根茎偏白,全年常青,进入成熟期后开始转白,直至完全成熟。

    全年成长可分为:苗期、穗期、花粒期。一株雪茭茎一般生长至个雪茭,雪茭为长圆锥形状,完全长熟可达到公分,颗粒颜色为黄白色,可食用。

    《雪茭》

    李项枫还真的没有在北部冰原食用过当地的“传统食物”这么些日子来均是依靠自己带来的干粮生活,只是遇到历平南等骑兵后,才从其嘴中知道原来北部冰原也同样可以生长出植物来。

    李项枫、于炎对此没有过研究,之前还一直认为北冰冰原生活的异族人依靠捕猎、捞鱼为生,谁曾想这里还真的可以长出谷物出来,之前出了坚冰长城,周围除了白茫茫一片外,没有一丝绿色。

    “起得挺早!现在还早呐!”

    身后一侧传来说话之声,将李项枫、于炎的注意力转移了过去,这才发出是东方正真正慢悠悠的晃了过来,看来心情还是挺不错的。

    随后跟着东方正真,李项枫、于炎二人来到骑兵营地吃饭的地方,坐在桌子上简单交谈几句后,李项枫才明白这里每日只吃两餐,即:一餐是在上午进之,称为‘大食’,一餐在下午,称为‘小食’,两餐就食时间约定俗成,又被纳为时辰专名。

    这让习惯了一日三餐的李项枫、于炎还是多少有些不适应,不过处于“入乡随俗”的观念,李项枫、于炎也只能在这里慢慢适应了。

    实在不行,自己开个小灶,补上一顿。

    约莫到了点到点之间,整个军营才热闹起来,自然现在也是到了开饭的时间,能够在异族人的军营吃上一顿饭,李项枫、于炎还真的是第一次。

    军餐是有规定限额的,每个人吃多少、吃什么都是统一分配。吃不饱?也有办法,花钱自己再去买,而在这营中伙房中还真的设有另一摊位,专门售卖饭食。

    一大碗黄白色的粥,外加两张黄白色的圆饼,两块不知名的肉块,这便是骑兵军营中每个骑兵的标准“大食”。

    给李项枫、于炎的第一印象便是:寒酸!

    是真的寒酸了,这要放在万秦帝国军队之中,你让骑兵们吃这个?要是不炸营,就跟你的姓了。

    “雪茭粥,雪茭饼!雪人怪的肉!”东方正真一一说道。

    说罢示意李项枫、于炎两个人进食。

    东方正真则率先开始了“狼吞虎咽”,随后李项枫、于炎拿着雪茭饼学着东方正真的样子,将雪茭饼掰成一瓣一瓣泡到雪茭粥内开始吃了起来。

    这雪茭饼李项枫倒是吃过,是在雪龙峰上时,骑兵们扎营用餐时分给自己的,有一种甜甜、黏黏的感觉,好似年糕一般,还是比较可以的。

    但这雪茭粥李项枫倒是第一次喝,入口有些涩、可以感觉到粥内大量的颗粒物,到了嗓子后给人一种粗狂的感觉。

    “这雪茭粒打磨成粉末状,细的制作成饼,便于咀嚼下咽和携带,粗的便煮成粥。”东方正真解释道。

    对于这雪茭的来历,李项枫、于炎是不知道的,在万秦帝国亦是没有这种植物的记载。

    随开始询问东方正真这雪茭是为何物?

    前些日子李项枫来到冰州城外,才在大片雪地上所看到过成片大量高耸的植物,那个时候李项枫除了惊讶这种植物可以在冰雪之地生长外,由于其它原因也没有询问,现在突然想起来,这些植物该不会就是雪茭了吧?

    “营外那些生长的高大植物,是否就是雪茭了?”李项枫询问道。..

    “没错!那便是整个正秦帝国唯一的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的吃食!”东方正真开始说起雪茭的前世今生。

    东方正真回忆着书籍上所描述的内容开始讲述起来。

    臭名昭著的“冰封行动”导致正秦帝国所有的植物、动物死伤殆尽,接下来便是爆发了大规模的饥荒,连续几年整个正秦帝国大地被冰雪覆盖,什么植物也难以生长,别说狩猎、捕鱼了,就连土地的虫类都被翻遍了吃个精光。

    接下来就是正秦帝国最为黑暗的十年,史称“兽潮期”,这个称呼便是来自所有的百姓如同野兽一般,进行的一系列骇人听闻的觅食运动。

    “易子而食、析骸而爨”似乎在这个时期成了非常正常的事情。

    “道德沦丧、灭绝人性”在这个时期好像已经不是形容词了,饥饿的百姓已经变得麻木、呆滞,只管能够吃上一点东西,哪管这个东西是来自哪里?

    路边蹲坐着一群双眼发红、唇烈脸白之人。

    听人讲,那是因为仁肉吃多了,便会出现这种现象。

    “那人老矣,肉不可食,这妇膏腴,晚间可供咱们大嚼。”出口成章,原来还是位识过学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火佣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志以易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志以易远并收藏战火佣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