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

    故而石斌暴躁是可以理解的,如此说来他对小琴发脾气和近几日略显郁闷都很正常。

    弄清楚了是他自己多疑,王三立马道歉,表示他不该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嬉皮笑脸没有规矩。

    好不容易糊弄过去王三,石斌自然不会再露出马脚,当即拿出平时的态度说道:“贤弟关心为兄,为兄非常高兴,哪里还会责怪贤弟,不过以后有事直说就是,不必如此。即使你有什么错难道我还会责备于你?”

    这些话王三当然不会全信但也不会不信,他最知道的就是进退,也笑着答道:“大哥能理解小弟,小弟万分感谢。小弟也请大哥放宽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自有弟兄们操心,你要关心的是大事,不值得为此沮丧。”

    古语有云:言多必失。他石斌论察言观色绝对不如王三,所以现在首要做的就是将他弄走,而不是在这书房之中聊天。

    “贤弟今天所为何来?经你这么一劝为兄心情已经平复,请贤弟将事情说与我听,咱们好早做决定,我也好再做其他。”石斌笑着说道。

    本已被忽悠过去的王三一听石斌这番言语知道其中定然有事,但见今日石斌并不愿开口,他也不好问得太过,不合为弟之道。

    他也认为一旦石斌想说自然会说,或者他一问石斌也会说,绝不会如此忌讳。

    故而将今日的事情细细说了出来,与石斌商议一番便立刻离开了。

    过护卫岗时则叮嘱许风,要他好好照顾石斌,最好能找出石斌如此焦躁的原因。

    待王三离开后石斌彻底从不快之中走了出来,而且还稍稍带着点高兴的情绪,不过这种快乐维持不了多久。

    因为这是第一次他瞒过了王三,没让他看出端倪,没有被他发现他石斌因为什么而不快。

    不过这只是维护了面子而已,最多也就是表示他已经成熟许多,但并不那么的值得炫耀。

    从来最累的都是下面的小吏,真正的掌权者如果是个不思进取的庸官几乎就不会有什么事。

    石斌虽然上进,但他手下有数个很有能力又肯全力协助他的弟兄,所以他也只要掌控好大局,处理好大事就好,真正要他动手做的太少太少,最多就是眼前要他批阅的公文。

    他记得曾经看过一个历史纪录片,其上举例道: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内,他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情。

    如今他一日至少要看四十份文件,处理六十个大小问题,他很怀疑是不是哪天因为眼睛过度疲劳引起失明。

    关键是每日处理的都是几乎一样的他毫无兴趣的事情,终于有一天他熬不住了,将公文全都甩到了地上。

    门外的许风听到这奇怪的声音立刻跑了进去,一见只是一地的公文,石斌还是安然无恙的坐在椅子上,他松了口气,只不过石斌的脸色似乎很不好。

    此时他想起了王三离开时叮嘱他的话,看这情形石斌定然有很不快的事情,不过是没说出来而已。

    既然石斌连贾玲都没告诉,说明他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乱嚼舌根是大忌,这事情由小琴和王三处理是最合适。

    故而他决定还是按王三的嘱咐仔细的观察石斌就好,到时候好帮他们解决问题,他许风一个区区护卫队长还不够格参与。

    于是他只是帮石斌捡起了地上的公文,也不问这些东西是如何掉在地上,帮石斌再泡了一壶茶之后便离开了。

    石斌虽然不聪明,但是知道刚刚的行为定然让许风感到了不对劲,只不过是他不敢问而已,有这么一个懂事的下属他还是很高兴。

    呆呆的坐在椅子上,他又想起了那些位高权重的人肯定更加压力山大,而且还不能随意说出口。

    没个倒精神垃圾的地方这人迟早得疯了,但他们似乎没几个人疯了啊,看来其中必有奥妙。

    坐在这屋中肯定是无法知道其中奥妙,所以他决定还是像在湘潭城内一样去潭州城内逛逛,说不定就知道了。

    一出门,清风拂面,石斌便立刻觉得神清气爽许多,但压抑的情绪仍然很重,所以吹风最多也就是稍稍缓解而已。

    越走越是丧气,一路上几乎就没见几个高兴的人,连湘潭城内的氛围都没有。

    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如此情形岂不会让他变得更焦躁烦闷?

    正打算出城躲上几个时辰,和一帮农夫摆摆龙门阵,突然听到了不远处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让人心旷神怡。

    跑过去一看,居然是个穿着满身补丁衣服的老汉在因为他的一个竹筐多卖了一文钱而高兴。

    这个情况可让他非常意外,他知道中国百姓很容易满足,但为了一文钱就高兴成这样,是不是有些过度了?

    反正闲来无事,石斌便走过去请教起那老汉来,“师傅,刚刚我听到您的笑声便过了看了看,旁人告诉我您是因为这竹筐多卖了一文钱而高兴,晚辈不解,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秣马南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湖樵散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湖樵散人并收藏秣马南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