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空子开始贿赂咱们手下的弟兄?”石斌有些不安的说道。

    “只有千日做贼的,哪里有千日防贼?真要出事防也防不住,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管,隔三差五的惩罚惩罚还是必要的。”

    虽然明白,不过石斌听得很不痛快,反**的确就没有反完过,真只有经常惩罚而已。不过他仍旧不甘心的说道:“那就不能少收点或者干脆不收?”

    “大哥真是慈悲心肠,不过你却不知其中奥妙。若是我们拒绝了他们的这份好意,就可能引起误会。他们会以为我们不再站在他们这边,是要抛弃他们,这可就大大伤了民心。既然是他们心甘情愿,其实咱们还是收下比较好。”王三这次语重心长的劝解道。

    抛弃他们?似乎是这话。不接受对方的好意在中国其实就是一种开罪,很多会被认为是受到歧视,被人瞧不起。

    照这么说,这些百姓送来的东西他是收也得收,不收也得收咯?

    其实石斌心里是很有成就感很高兴的,但他太知道这贪污腐化之迅速。当年他不过是看见一个铁哥们私下扣了五十块钱公费他就心里妒忌得很,若不是铁哥们他早就打小报告了。虽然最终没打小报告不过他也‘堕落’了,俩人合伙吞。

    要知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旦这办公室里收好处成风,必然延伸到街上执勤的巡逻调解员。到时候他费尽心思弄的这‘人民调解办公室’又打了水漂,退回到谁有关系谁有理,谁有钱谁有理,谁拳头硬谁有理的时候。

    “不好,收可以但是却不可成风。咱们大宋最讨厌的就是送人情,而且会越送越过,最后就垮了,所以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既不能伤了民心,也要让咱们的弟兄得点实惠,还得警示那帮想动歪脑筋的老实点。”

    王三听后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毕竟这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当然不能因为一点小瓜果礼品坏了风气没了德行。

    “贤弟,你看这样是否可行,我们还是收了这些礼品。不过定个标准,只收什么价值之内的,超过的一律退回或者送到救济难民的粥铺,若是匿名送来就直接派送到粥铺去。”

    “大哥的想法小弟非常赞同,不过小弟认为还得表现出一种态度,一种对送礼的态度,也就是您说的要警示那些心里有歪心思的人。”王三很认真的说道。

    “对,刚刚说得太快忘了这个重点,贤弟说说该怎么表达态度?这送礼有不少讲究,咱们这处理方式自然也得讲究点。哎,真是麻烦。”石斌非常无奈的挠了挠头,很希望他自己能立刻想个好办法,不要问王三。可他对此实在是一窍不通,不得不问,有些丢脸。

    其实王三现在也好不了多少,他可不想好事办成坏事,毕竟这样的例子太多。

    “大哥,问题是人家送了东西过来难不成还要发布告批判?这似乎也太过激了点,虽然心思不正,毕竟是真金白银啊。”王三眼中冒着绿光很不痛快的说道。

    两人卡在这书房之中发呆,硬生生的坐了一刻钟还是没想出什么办法。

    看到好处得不到是很痛苦的,得了好处还得把好处推出去却想不出办法就更痛苦了。

    就要崩溃的边缘,忽然门外传来两个亲卫的声音,一个激动的说道:“今天我到城里的玉石店给俺媳妇买了个玉手镯,你看漂亮不?关键不在这,我只花了二两银子,那老板说本来要五两,不过是有点瑕疵就便宜卖给我了。”另一个则明显带点嘲笑的说道:“说你笨你还不信,那玉石店老板是个好货吗?你见过他吃亏吗?你手上的根本就不是玉,不过是块石头而已。是不是不信,想想我家是干嘛的?要不是我家远在益阳,现在就带你去我爸那让他给你做鉴定。”

    ‘以假乱真’这四个字从石斌的脑子里冒了出来。

    “贤弟,你说咱们请熟人帮忙演场戏如何?就请他们稍微牺牲牺牲,算咱们欠他们一个人情,以后再还上?”

    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二人诡异的一笑立刻明白对方所想,石斌随即将门外的亲卫唤进书房,说道:“快去湘潭将邓会长给我请来,就说有要事相商。”

    也算是铁杆,邓会长接到消息立马动身,一路颠簸第二天上午便到了潭州石府。朋友相见自然各位高兴,虽然相识不过两年,但互相帮助了许多交情已然不浅。

    将邓会长招待进了书房,石斌立即趁热打铁开口说道:“今日请会长前来,有个不大不小的事情想请您帮忙。”

    这种客套邓会长已经练得滚瓜烂熟,若是对旁人肯定会打个太极,不过对石斌则是直接说:“只要石通判为民谋利,邓某肯定支持到底。”

    “会长不必如此,一个小忙而已。当然知道您会帮忙,只是石某有些不好开口。”见邓会长脸色有了变化,石斌立刻开口解释道:“请不要误会,这次倒不是为利,而是为名。”

    按照邓会长对石斌的理解,眼前这个年轻人喜欢利益胜过喜欢虚名,而且这利益还多半用在了实处。如今却要虚名,着实让他感到意外。

    石斌有些苦笑道:“这次还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秣马南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湖樵散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湖樵散人并收藏秣马南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