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维桢赶紧拜道:“皇上内心有难言之隐,臣不敢妄加评论,但皇上宅心仁厚天地可鉴,想必于谦会明白的。微臣定当不辱使命,请皇上放心。”

    “好,萧爱卿退下吧!”

    “皇上,微臣告退。”说完,萧维桢就出了御书房,跟随太监离开皇宫。

    公元一四五七年二月十六日,即英宗天顺元年元月,大明重臣,历仕三朝屡立奇功,景泰元年领导大明军民击败瓦剌也先部队的前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等被押赴紫禁城西直门刑场。当于谦等人在去往刑场的一路上,京城的军民们无不为之哭泣,惋惜。于谦等人站在那囚车里,所过之处百姓纷纷祭拜,场面凄凉不以。

    在行进的路上竟然有一群百姓跪倒在路中央拦住了囚车。这些百姓身着缟素哭喊道:“于大人是冤枉的……”“皇上,请放了于大人吧!”……

    这群百姓这样一闹竟一时把道路挡住了,押解的队伍被拦住,一时竟然无法前行了。此时负责押解的锦衣卫同知袁彬,上前道:“大胆刁民,竟敢阻拦囚车,难道你们要造反不成!”

    百姓们见有官员出来斥责众人,为首的一名老人向那袁彬作了个揖道:“这位大人,我等并非要阻拦囚车,百姓们对于大人钦佩不已因此想为于大人送一杯送行酒,还望大人成全。”说着便倒头一拜。

    那锦衣卫的同知袁彬似有难色,却故作发怒道:“你等刁民不知天高地厚,阻拦囚车乃是杀头重罪,难道你们不知道吗,念你们情犹可恕赶快散开。否则休怪国法无情。”

    “我等别无他求只是想倒一杯送行酒给于大人,于大人喝完我们就立即散开。”

    “此事关系重大,我袁某恐怕做不得主,等我秉名主审官员再给你等答复。”这袁彬见百姓众志成城,情难改变,若自己再怒斥,怕激起众怒,引起民变成,反而不美。于是转而向身后监斩的三司大员汇报。

    “报告各位大人,前面有百姓阻挡道路,拦住了囚车,群情激奋,卑职恐激起民变,还请三位大人处置。”

    这三位大人不是别人正是刑部尚书徐有贞,大理寺少卿廖庄和左都御史萧维桢。此时三司官员也已经发觉此时有百姓拦截囚车。最先说话的刑部尚书徐有贞道:“这些刁民胆大妄为竟敢拦截朝廷钦犯的囚车,真是活的不耐烦了,此等刁民和钦犯同罪。袁将军,命令官兵将阻拦囚车的一干人等全部捉拿,同罪论处。”

    “徐大人,这些百姓只是想给钦犯喝一杯送行酒,您看是不是能事急从权呢。”这袁彬还算聪明,明知这样会激怒军民,是以才有如此之说。

    此时,一旁的左都御史萧维桢也了解了情况便说道:“徐大人,袁将军所言有理,百姓之要求只是一杯送行酒,犯不着跟他们过不去,倘若激起民变,误了时期皇上怪罪下来,你我担当不起啊!”这萧维桢本来也得到皇帝的私下嘱托,要让他代自己去给于谦一杯送行酒,此时也乐得顺水推舟,所以才有此说。

    萧维桢如此一说另外一个大员大理寺少卿廖庄也顺水推舟说:“萧大人所言极是,我们不妨答应百姓这个要求吧。只要不耽搁行时辰就可以了。”廖庄心知于谦在百姓中的地位非常高,有萧维桢在前说话,自己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这徐有贞听得萧维桢和廖庄的话,心里虽然很不高兴但此时也不得不点头应允,徐有贞不耐烦得说道:“既然有萧大人和廖大人求情,那好吧,给他们半盏茶的功夫,超过时辰,与钦犯同罪,定抓不饶。”

    袁彬听得上级命令,赶紧领命而去。

    袁彬策马到了百姓跟前说道:“袁某刚才将大家的心意说与上司,三位大人答应给大家半盏茶的功夫,希望你等快点敬酒,超过时辰与罪犯同罪论处,明白了吗。”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百姓们得到允诺赶紧拜谢道。

    其中,为首的一位穿着百衲衣的乞丐模样的人,端了一壶酒上前来到于谦的囚车旁,深施一礼道:“于大人,您含冤受屈即将奔赴黄泉,我等百姓深感大人当日带领我等击退敌寇,保全京师,保全我大明江山,保全我等万千百姓的家园没有受到毁坏,请于大人喝下这杯壮行酒,聊表我等感恩之情。”

    此时,站在囚车里的于谦对刚才的情形早已看在眼里。以于谦的性格是绝不愿意百姓卷进此事,和自己发生关联。虽则自己有心想要劝阻百姓拦住囚车,但是当时场面已经不受控制,只好看事情发展下去,好在那负责押囚的官兵和百姓没有发生冲突,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现在,面对跟前向自己敬酒的百姓,他内心有说不出的感动。他

    感动自己在即将奔赴黄泉的路上还有这么多百姓惦记着自己。他慷慨激昂得说道:“诸位百姓,我于谦何德何能竟烦劳大家冒着触犯刑法的危险来为我送走。百姓们你们的心意我于某心领了,这杯酒我喝,喝完大家赶紧让开,免得你等受到牵连。”

    于谦说完之后,那领头的乞丐模样的百姓将酒送到于谦的嘴边,于谦努力咬住碗边,在那人的帮助下喝完了酒。后边继续上来几个人给后边的王文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天顺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登楼唱渔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登楼唱渔歌并收藏天顺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