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李彧醒来的时候身边已经空了,病好的莲花走了,很有可能是被吓走的。

    苦笑着摇头的李彧,起身穿戴整齐就欲下楼,猛然间看到床头柜上有几张纸币以及一张纸条。

    “艹艹艹,李彧,你特么的混蛋,昨天的服务体验很不好,扣你八百服务费,就给你留二百营养费,以后别联系我了,友谊的小船翻了。”

    嘿嘿一笑的李彧摇了摇头,昨夜的他也是被酒迷了心窍了,要不怎么能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

    不过战友情岂是如此轻易就能斩断的感情,尤其是一起经历过炮火洗礼知深浅友谊。

    .......

    中影无愧与业内龙头的位置,电影制作,洗印加工甚至是设备租赁等等业务都有涉猎。

    一部电影从立项到上映在中影内部都可以完成。

    一整套专业的拍摄设备要好几百万,李彧当然不可能直接采购,走的就是在中影租赁的路子。

    中影内部早就流传李彧入了三爷的法眼,甚至为了他开启了扶持新导演的计划。

    这些流言无形中给李彧提供了不少便利,例如设备租赁,例如后期制作。

    虽然费用少不了,但也算解了李彧燃煤之急,他的公司草创,办公楼正在装修,剪辑等部门还没设立。

    甚至根本没有专业的剪辑人员,与好莱坞不同,国内影视行业根本不重视剪辑类工种。

    甚至没有专门培养类似人员的学科,一般都是导演与摄影师兼职。

    北电在零五年设立了专门的剪辑学科,这在国内第一家。

    ......

    电影后期工作很是复杂,首先第一步就是剪辑。

    剪辑又细分为排序,粗剪,精剪。

    排序就是将所有的素材拉出来,按照顺序排完,拍摄前板爷打的板上标注的第多少场,第多少镜就是在这里用的。

    粗剪就是初期排除掉那些失误镜头,只保留有效素材。

    精剪完成就是成片了,但这是没有声音,字幕或者画外音等外加因素的,等于一部默片。

    与数码拍摄的“所见即所得”,只要画面不焦,光影、颜色、构图、场面样样能修不同。

    胶片拍摄要繁琐的多,剪辑之前需要将胶片拍摄的图像转换成数字格式输出,导入电脑再进行剪辑。

    这还是在零一年新技术出现使得剪辑速度大大提升了,在以前都是靠手摇式的剪片机。

    那时候的剪辑师是纯粹的体力活,手摇剪辑台转一圈是十六格,电影胶片平均一秒二十四格。

    一本拷贝四分钟,长度一百米,一部电影素材一般得用三百本拷贝,你算算得多少米。

    科技推动人类进步是有道理的,即便有人依旧沉迷于“胶片审美”,但依旧阻止不了数码替代胶片的大势。

    目前是胶片拍摄仅存的辉煌时代,但数码拍摄的攻势已经如野火般燃起。

    数字转型势不可挡,胶片公司破产,胶片放映退出电影院,洗印工厂停工,一样一样都将陆续到来。

    一如有声电影代替无声电影。

    中影华柯洗印厂是中影旗下的企业之一,李彧在这里租借了一间剪辑房,这里也是后期制作的大本营。

    李彧参加上影节之际,这里的工作都是宋小飞主持。

    甚至在拍摄中期胶片的储存就是他在负责,每隔几天他就要带着拍摄好的素材回一趟帝都。

    然后就是泡在洗印厂看样片,整个拍摄期他是继李彧之外最操劳的人。

    在片场会担心胶片出状况,送洗印后,担心洗片机机械故障、人为疏忽、显影药业不稳定,生怕功亏一篑。

    他说胶片是看得着摸得见的,必须眼里看到、手里摸到,心中才定,做手工活,心里的弦不能送。

    说的李彧是自愧不如,钦佩他的敬业,然后就把工作扔给老宋了,甩手掌柜好爽。

    美其名曰这是对你的信任,估计老宋心中是有mmp要说的。

    当然了,你要真让李彧彻底不管了,他自己就急死了。

    自魔都归来后,神情气爽的他就进入了兼职剪辑师的不归路,老宋操刀,李彧在后指挥,有时也会亲自上阵。

    剪辑是个孤独的过程,对剪辑师如此,对导演如此,进入剪辑房半月之久的李彧终有体会。

    ......

    门外阳光明媚,甚至算的上炙热了,李彧与老宋一人拎了一条小马扎坐在门卫享受日光的洗礼。

    如果没有洗印厂员工看煞笔一样的眼神,一切就完美了。

    但这一切对连续呆在剪辑房三天没出门的两人来说,跟本不算什么,有什么比得上一场大汗淋漓的日光浴呢。

    导演这个行当颜值底是有原因的。

    李彧底子不错了,但这半个月的蹂躏,肤色难免有些暗黄,胡子拉碴的比之潇洒哥毫不逊色。

    头顶还在反射着光芒,似乎还有头油的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华娱之纵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坐看南风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坐看南风吹并收藏华娱之纵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