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自己出力了的,不然为何王戎开口后,司马虓提出这种建议?只不过这两人当时互相不知情罢了。



    “在辛苦一趟去一趟平州吧,让东夷校尉何龙开始操练,洛阳那边都不对收复河套隐瞒,我也不隐瞒,明火执仗的去打。”司马季对着张达点点头这么说道。



    幽州这边的天气其实还很寒冷,司马季已经迫不及待的命令平州军加紧操练了。而且一点没有掩饰,真的做到了明火执仗。此时甚至对河套的准备还没有全部完成。



    现在要准备其实是仓促了些,两地的环境不一样,河间、范阳两个宗室考虑在四月开战,这是因为河套地形孤立,经过冬天会疲惫一些,游牧毕竟需要水草这些条件,所以选择四月水草没有长好的时候。



    但是平州这边完全不同,司马季只要要等到临近秋天才能开战。一方面自己这边要准备,另外一个方面还是环境的不同,高句丽可不是游牧民族,东北也不是游牧地区,打猎是维持不了一个国家哪怕是小国的消耗,高句丽也是种地的。



    幽州的秋收和高句丽的秋收是一天么,肯定不是,因为纬度不同。但是也不会相差太远,如果掐算好这个时间点,幽州粮食收获完毕,高句丽却恰好秋收的时候,那才是最好的时机。



    不过两处战场虽然并不是同一时间开始,却仍然在大环境能形成联动作用。北平郡海边大船已经开始打造,时机不对,天气仍然寒冷,但不司马季的微操,他又没有指望这些大船能用多长时间,渤海是内海,能不沉行。



    平州军也开始集结,一点没有掩饰,刀枪出库,骏马嘶鸣,真是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然后解散,害的高句丽拜拜紧张一场,幽州要开始春耕了。等到高句丽春耕的时候,平州军再次全副武装,刀枪出库,似乎要和高句丽大战一场,随后又解散了。



    疲敌之术,大国对小国经常这么干,如同后世国牺牲一个自治区,把整个越南钉死在十万大山,反正老子拖得起,先死的一定是你,是这个道理。



    同时司马季决定给幽州采买部一个机会,新部门一定要经过事情的历练。不然不会有进步,高句丽又没强到大敌的地步,用来历练正合适。



    在这个过程当,幽州的春耕没有被耽误,只是苦了有些百姓,天寒地冻要帮着造船,气都不喘一口又开始春耕,燕王这种夏季伯操作,他们都已经有些习惯了。



    一些消息开始在高句丽和平州的边界流传,例如平州军集结是为了应付一下其他方向的战事,仅仅凭借平州军无法打败高句丽等等,这些流言,高句丽爱相信不相信,不相信司马季也要散播,万一对方蠢真的相信了呢。



    不过这一番操作之后,高句丽甚至想过要不要派出使团去一趟洛阳,了解一下大晋朝廷的动静,但在此时,洛阳禁军开始集结,大军集结刀枪林立,范阳王司马虓带着一众将校开始誓师,言辞之间慷慨激昂,激励大军将士建功立业,此次收复故土,当全军死战。



    誓师完毕之后大军开拔,消失在了洛阳吃瓜群众的眼,而后一天,长安的三万关军北入萧关,一路车马奔蹄,经久不息。



    消息迅速从洛阳向周边扩散,从去年底有消息说朝廷将要动兵,现在终于得到了证实,两路大军朝着河套直扑而去,没几天,已经到了邺城的河间王率领两万军队路,目的地仍然是河套。



    

章节目录

大晋太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青山铁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山铁杉并收藏大晋太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