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径情而行也。”?冠子著希

    宣室内,皇帝一手拿着没有锋镝的箭矢,一手轻轻抚摸着柔顺的箭羽。心思全然不在手头的箭矢上,他噙着一抹笑意,讥讽的说道“真是一群狡猾的狐狸。”

    北军中候、领中垒校尉王斌不似皇帝那么成竹在胸,他还不知道皇帝早已做足了准备,此时有些紧张的问道“要不派兵卫过去若是兵卫不堪用,老臣手下的北军”

    “你这是做什么”皇帝被对方郑重其事的样子逗乐了,笑道“他们不过是在北宫门集会,论辩朝政国策,又不是造反,你拿什么名目派兵过去保护还是驱逐”

    “可他们这是逼宫这是臣子该做的么”王斌难得露出几分怒容,在知道这事之后他第一时间就赶来觐见。随时准备听候皇帝的指派,只要皇帝下诏,他哪怕担负恶名也要给这些人一个厉害瞧瞧。

    哪怕这些人无不是朝廷中二千石以上的公卿、哪怕这些人无不是张嘴就能引经据典的博士议郎、哪怕这些人无不是世代簪缨的豪强。无论是谁,都不能威胁到他皇帝外甥的权位

    王斌甚至在想,如果皇帝下不了这个狠心,他不介意当这个恶人,大不了事后引咎认罪。

    这样想着,王斌苍老浑浊的眼中不禁流露出愈来愈浓的杀意。

    皇帝被惊了一惊,他知道王斌非常维护他,但也没想到会为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无论是此刻的皇帝,还是原身的刘协,都是非常重情义的人。只是随着皇帝威权日重,他的性情也逐渐变得冷酷,即便如此,皇帝心里仍然也有感性柔软的一面,无论是对宋都、还是对王斌。哪怕提拔王斌照样能起到董承的作用,他也不愿意让王斌千夫所指,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会不会阴沟里翻船,更别说保护王斌了。

    见到王斌的言行,皇帝心里备受感动,就在他缄默不语之时,一旁的兰台令史蔡邕抬眼看了下杀气腾腾的王斌,伺机说道“百官集会北宫门,聚众论道,说起来也算是朝廷的成例。”

    蔡邕降服李?嗳氤怯泄Γ?换实鄹秤璞嘈?菏贰17?淼浼?闹厝巍<负跞找苟即?谥匦藓蟮奶炻桓罄铮?蕉?晃糯巴馐拢??没实鄹?璧挠泄厝ㄏ蓿?裢贩?幕适业蛋敢约爸匾??榈浼?8?疚尴竟刈17?拢?耸比舨皇锹砣沾?事先相请,他可能还蒙在鼓里。

    皇帝收敛了情绪,霎时又恢复了往日的镇静,他看向蔡邕,明知故问的说“朝廷何时有这样的成例”

    “这叫做廷议。”蔡邕赶紧答道,他这次之所以没有去北宫门跟着闹腾,主要是经历了太多事,实在不行再掺杂进政斗党争中去。此时他是担心马日?等人会触怒年轻的皇帝,闹得不可调和,所以才想着打圆场“每逢国临大政,历代贤君明主,无不召集群臣、或直接诏令有司廷议决事。”

    “没有我的诏许,臣子也能自发组织廷议”皇帝反驳道。

    “能。”蔡邕迎上皇帝的目光,以示心怀坦荡,他援引故事“当年罗侯邓骘为大将军,就曾以凉州羌胡等事,主动召集群臣议论。”

    王斌冷哼一声,语气不善“不止如此吧,废立天子,不也是臣下廷议么”

    臣僚主动发起廷议时,要么是皇帝驾崩,没有子嗣,就需要外戚大将军主持廷议,从宗室选择旁支继位要么是幼主在上,权臣强势,兴廷议以挟舆论。

    前者一开始还好,霍光扶立孝宣皇帝,成就汉室中兴可到后来却单纯变成外戚为了巩固权力,只收幼君的恶劣行为。蔡邕刚才好不容易寻到个擦边的例子,此时被王斌一语道破,脸色一变,立时说道“陛下乃命世之主,事权一统,岂能一概而论”

    皇帝抚摸箭羽的动作突然停顿下来,沉着脸对此事下了个论调“太尉、司空、车骑将军、还有光禄勋、以及其下博士、议郎、谏议大夫等聚集北宫门,当众辩议,的确符合廷议之规。无论是孝昭皇帝的盐铁酒官之辩、还是后来孝哀皇帝的换币之议、抑或是孝章皇帝复盐铁官、孝桓皇帝改铸大钱等议,都是为了便于朝廷制定国策,以冀利于万民。”

    看得出皇帝为了这个廷议的定义做过不少功课,翻阅过不少前朝档案,蔡邕正在一旁听得直点头,却听皇帝话锋一转。

    “只不过”皇帝将手沿着平滑的箭杆,从箭矢两端移向中间,慢悠悠的说道“他们事先不上疏递请,堵在北宫门高谈阔论,不知道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天子”

    “陛下”蔡邕稽首拜伏,道“容臣说句实在话,太尉等人未得允准,擅集大臣公议,此举虽然不甚妥当,但还请陛下好歹顾惜彼等一干名臣宿儒,素有清名,将此事揭过则罢。倘若真要闹大了,陛下的声誉怕也会受影响。”

    “就此揭过”

    皇帝冷笑一声,突然将手中把玩已久的箭矢往外一投,那根箭矢在空中划过一道完整的弧线,正好打到了庭中一只铜壶圆滚滚的兽面腹。

    当的一声清响,箭矢??落在地上,铜壶也倒在地上。皇帝的准头果然很差,瞄了这么久都还没中。

    虽然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兴汉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武陵年少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武陵年少时并收藏兴汉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