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蓝萍考完高考,要不是她妈妈不允许,就可以一起上来。昨天没看见她姐姐何妍月,她们大学里应该还没放假。”陈卧东聊起了与县城相关的话题。

    何妍月是蓝萍上面的大姐,去年考上了明州农专农机系,上大一。随心脑海中不由得浮上何妍月的身影:窈窕有1.67米的身高,椭圆小脸,明亮大眼,很漂亮。

    “对了,暑假里,你去不去你两个伯伯家?”陈卧东又问随心道。

    随心犹豫道:“今年暂时不去了,我想在暑假里抓紧时间搞勤工俭学,等明年考上大学,干脆接伯伯、伯娘们过来住几天,听妈妈说,以前伯娘她们对妈妈也挺照顾的。”

    杨扬已经将几女叫起床,回到后院听他们父子两个说话,这时接口说道:“是啊,以前我每次去,洗脸水、洗脚水都给我倒好。你二伯娘看我脚走肿了,还帮我揉搓脚掌和腿,她们太好了!”

    “妈妈,我好久没看到爸爸那边的人了!”青心开始洗漱,也过来凑热闹。

    随心开始切下鱼头。

    没见过大鱼的薛晓琳差点惊叫,这么大的鱼,好吓人。

    “今天中午就吃这鱼头。鱼脑补脑还美容,你们多吃点。”随心对捂着小嘴的薛晓琳笑道。

    等几女洗漱完毕,已是六点五十分,时间不早了,得抓紧时间上街做生意。

    今天上街的阵容扩大了,多了杨扬和薛晓琳、刘惠。

    “买鱼买虾喽,鲜鱼活鱼六角钱一斤,活虾八角钱一斤,还有脚鱼。”

    一进街尾,随心就用清朗厚实的声音反复吆喝,听得几个姑娘悄悄发笑。

    杨扬对儿子的大方举止挺满意,微笑跟着。

    这塘湾街道有两百多户人家,有众多机关学校,近三千人口,加上乡村,购买力还是相当可观的,随心的吆喝声一响起,就从不少街道住家户的门口中出来了人。

    随心见人不少了,就放下担子,先在这街中摆会摊再说,反正现在车少人少,不是上世的车水马龙状况。

    收钱找钱的事还是朱静枝做,杨扬和青心她们在外圈看热闹,随心知道妈妈很喜欢热闹场面,看儿子挣钱挺有面子不是?

    昨天观望的客户今天大多成了买主,为买最后一只甲鱼,两个店老板争吵起来。

    随心对比较熟悉些的、做糖货生意的蒋老板笑道:“蒋伯伯,我下午送一只到你店里,比这只还大一些,行不行?”

    蒋老板见随心排解纠纷,就让步了,对跟他争的另一个老板说道:“老夏,今天我让你。小陈不错,我就在家里等你了。”蒋老板也很高兴,反正是晚餐吃。

    等街心的人听说街尾有鱼卖赶来时,啥都卖完了。

    这些人都认识随心,一位在供销社上班的王阿姨问随心道:“陈随心,你明天还有没有黄辣丁卖啊?我女儿想吃黄辣丁煮紫苏面好久了。”

    随心笑呵呵回应道:“王阿姨,你明天早些过来,我给你留两条。”

    王阿姨高兴了,笑容满面地说道:“够了,够了。我明天早些过来。”

    随心也同样满足了其他人的预定要求。

    顾客是上帝,和气生财,这些生意经中的格言永远是正确的。

    这次收钱比上次多,等人走完了,朱静枝报帐时的声音都有些兴奋:“随心,脚鱼两只共14.70斤重,收31.20元;鱼共41.40斤重,收24.60元;黄辣丁26条,共33.80斤重,收19.90元;河虾6.80斤重,收5.30元,总共收81.00元。按你说的,把分分钱免了没收,少收了七八角。”

    薛晓琳是第一次跟着随心做生意,见随心一个早上挣的钱,就比自己爸爸一个月的工资还多,心中对随心是更加佩服和情有独钟。

    随心微笑道:“我们是吃小亏赚大便宜,别人得了好处,就不会说我们是奸商,各位,不要对人说我们挣了多少钱,我们闷声发财。”

    卢玉华理解地微笑道:“你是怕人眼红?也是的,穿件新衣服都有人眼红,我们自己知道就行了。”

    大家都笑着点头。

    薛晓琳看着朱静枝微笑道:“静枝聪明,早就防备了,将拾元的工农兵和伍元的长城收在了兜里,让别人不好猜。”

    随心收拾好担子,大家就往饭店走。

    杨扬边走边说道:“卖得真快,就花了喝碗擂茶的时间。”

    卢玉华娇笑道:“妈妈,还有好几个定了明天要呢!都说塘湾街上卖鱼卖脚鱼的人太少了,难得碰上一次。”

    刘惠笑道:“河里鱼和脚鱼倒是多,只是别人捉不到。”她这句老实话把大家逗笑了,因为变相夸奖了随心。

    杨扬还是关心收入,问随心:“真卖了那么多钱?”

    随心随口道:“不多啊,办不了多少事,以后用钱的地方很多的。”这话让姑娘们有些听不明白。

    杨扬没注意儿女们的表情,若有所悟又怅然若失地说道:“有本事、赚钱快,可也太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重生之一路随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陈随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随心并收藏重生之一路随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