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的那一刻就判断,边子白的目标是自己。可为什么会是自己,而不是公子岐,他又不得而知。总觉得自己的才能还不至于让人不折手段的地步来网罗他,再说了,端木家族就算是并不热衷于入仕为官。但是真要是被欺负了,恐怕来自于官场的压力边子白恐怕会顶不住。

    端木方掩饰地端起茶杯来,对于无法一眼就猜透本质的事,他多半要在心里过一遍。喝茶,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他是如此,连带着还对边子白邀请道:“内史大人,这是上季的雏菊,味淡却不失芬芳。”

    边子白试着短期茶杯,嗅了嗅,笑道:“如君子之气!”

    “哈哈,还请大人满饮此杯。”

    “请!”

    第115章 欺之以方-->>(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

    放下茶杯之后,端木方开口了:“大人厚爱,家祖确实拜在夫子门下,不过家祖曾经说过,他年轻的时候心思太杂,想着经商出仕,以至于对于夫子之学,学成者不过三四,不如子夏先生的宽广,也不如曾参先生的专研。而方年少,对于经义一道,恐怕还不及家祖的一二。大人学究天人,又有名士传承,恐方仰慕亦不可得也!”

    “端木兄过谦了,夫子之学《春秋》、《易》、《礼记》、《尚书》,浩瀚其不可徼也。能得一二,已经是经世少见的奇才。端木兄乃儒门嫡传,所传皆是君子之学,羡煞子白。”边子白摆手道,“在下的疑惑很简单,但是非儒门之徒不得解。”

    “故弄玄虚而已。”南卓冷哼道,他本来就是看热闹来的,可边子白出现之后,却变成了互相吹捧。

    南卓有足够的理由生气,他有种鸭子混入鸡群的尴尬,周围都不是自己人,连叫唤的声音都变了。

    端木方的身份注定了他不太可能承他人的衣钵,儒门的印记恐怕一直要流传下去。否则就是不孝,欺师灭祖。而边子白呢?

    天知道他是怎么冒出来的家伙。

    反倒是南卓自己很清楚,自己学的是黄老之术,家学一本《道德经》,别以为这本在后世书店里打折的时候五块钱就能买下的书籍。在战国时期,可是了不得的宝贝。通篇八十一章齐全的经书,已足以让南氏自傲了。

    可是老子再牛叉,但是著作太少。就算是孔夫子都在老子门下学习,可老子在著书立说方面肯定比不过的孔夫子,那就是在著书立传方面。春秋以前,恐怕难以考证。但是春秋以来,有一个是算一个,在著书立作面前,都要向孔夫子献上膝盖。

    虽说有些不过是整理之后成册的书籍,比如说《易》,夏商就有,只不过叫法不一样,《连山》、《归藏》就是当时的书名,由当时朝廷的‘卜’这个官职的官员执掌。就算是孔夫子整理的也不是《连山》和《归藏》,而是《周易》这是归于太卜的卜卦的书籍。因为年代久远,部分缺失,孔夫子才去整理的。

    除此之外,《春秋》确实是孔夫子最重要的一本书了。

    加上《尚书》等

    唯独孔夫子流传后世最著名的《论语》这部书并不是他老人家所著,而是由其弟子曾参等,以及其后人,记录编撰之后成册。

    孔夫子之前,恐怕真没人比他老人家更能够著书立说的了。孔夫子之后,一生能够著作达到他老人家高度的,也就是司马迁了。一部《史记》洋洋百万字,绝对能秒杀同时代所有的著作。但是在孔夫子的时代里,他绝对是公认的著书狂魔。

    就算是孔夫子的弟子很多,也不乏才学渊博之人,但想要通透孔夫子的所有著作和研究,恐怕也难以做到。

    端木方暗自决断,如果边子白问《易》,他就说不通鬼神之术;问《春秋》,他就说还没学到……心中有了主意的端木方伸手做出一个请的姿势出来,“还请内史大人出题。”

    边子白浅笑一哂,沉吟道:“夫子之学以仁为君子之本,孝悌为仁之本。又以仁、义、礼、智、信为五德,却未言君子之行是由己而出,还是由家出,在下困惑不已,还请解惑。”

    端木方愣住了,边子白似乎问的一个不太深的道理。

    可牵扯的问题需要用来解答的内容很多,有《周易》,有《论语》,甚至还有中庸等书籍。可要说不知道,那么他孔门学子的身份就该被质疑了。

    他眼下为公子岐谋士,理当以忠义为先。拒绝国君的征辟对他来说没有害处,可对公子岐大大不利,这是不忠,也是无义。另外还牵扯到孝的问题,因为孝悌而放弃忠义是否可行?

    一时间,端木方愣住了。

    他甚至不敢开口,额头豆大的汗珠一颗一颗的凝聚起来,从脸颊上滑落而下。

    连公子岐都吃惊不已,这个问题似乎并不困难。可为什么端木方不敢说呢?对于非儒门学子来说,恐怕还真这样。但是对儒门学子来说,这是一个直指本心的问题。如果本心动摇,这辈子如同行尸走肉而已。

    良久,端木方才睁开眼,如同大病一场的虚弱,躬身拜倒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国之菜鸡联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水鬼游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水鬼游魂并收藏战国之菜鸡联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