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署名-->>(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护驾之功!

    拥立之功!

    可惜出身太低,没机会凑到前几任卫公的跟前,所以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给仲叔家的赏赐低了一些。

    不过仲叔牙这个人有一个优点,或者说这是仲叔家族的优点。就是认死理,他就算听边子白说著书立说的另有其人,《千字文》的原作者是周兴嗣的一个隐士。但是……将《千字文》带给世人的可是边子白,这也是功劳,而且还是不世之功:“大令,虽说《千字文》乃周夫子所著,但大令却将这等雄文传播于世,自然是少不了署名之功劳的。”

    于是仲叔牙在自己抄录的竹简上恭敬地写上三个字。

    唉……

    为什么会是三个字。

    而不是六个?

    让仲叔牙尴尬不已的是,有一半的字他不会写,空在了竹简上。

    这四个字就是‘子白’,‘周’,缺了一个‘边’和‘兴’、‘嗣’。仲叔牙用胳膊肘顶了一下南卓,脸色不悦的南卓恶声恶语道:“干嘛!”

    “有三个字不会写,帮我写上。”仲叔牙说出道理让南卓都觉得肝疼,这货难道不知道爷们不待见他吗?

    可仲叔牙根本就没有这等觉悟。他不被待见的时候多了去了,更何况南卓这样的家世,将来出将入相也不是没有一丁点可能。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南卓对他像奴仆一样呵斥,他也得干受着,脸上还不能有一丝半点的不乐意。要带着笑,巴结的笑,才不会被继续羞辱。

    南卓有心拒绝,最后还是忍住了,在仲叔牙的竹简上写上了三个字,一个字就是‘边’,一个字是‘嗣’还有‘兴’。‘嗣’和‘兴’就不用说了,比划很多;就算是‘边’这个字,比划也不少,不如后世的简体字书写起来那么容易方便。

    “将你们抄录的《千字文》互相校对一遍,以端木方的为基准。校对完了,今日放衙。”

    字体都是大篆,写起来很费劲,可要是校对起来,并不算太麻烦。这个时代的人已经学会将大篆在书写的时候简化的写法。不得不说,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即便如此,抄写一千个字也是一桩非常辛劳的工作。

    半个时辰之后,校对完毕。

    边子白看着十几份手抄版大篆竹简的《千字文》,心头说出不的自豪。虽说被仲叔牙插科打诨,很不要脸的在《千字文》的边上署了自己的名字。可是如果这本书作为蒙学推行于世的话,将会对这个时代产生不小的影响。

    或许,今后的蒙学将获得一个爆发式的发展。

    当然,明清时代的村村有读书声的场面是不指望了,毕竟手抄本的传播会有一个很大的限制。

    拿起端木方的手本,交给了公孙鞅道:“公孙兄,这份作为府库范本,录入。”

    处于对端木方的好感,边子白随口问了一句:“端木兄,你是否需要带回去几日誊写一份。”

    “正有此意,恐令大人不满,方感激不已。”端木方真的喜欢这篇《千字文》,洋洋洒洒之中,透着一种对天地万物的解读,就算是饱读诗书的端木方也有种爱不释手的欢喜。

    接下来边子白从十几份《千字文》之中挑选出另外一份,“这份字体工整,书写规范,不错,不错。”

    周卓以为边子白对他的不顺眼,他怎么也想不到,上班第一天,他竟然受到了边子白的表扬。

    正当周卓心中傲然之气有种隐隐要透出体外的通爽,边子白开口道:“潘毅,将南卓抄写的《千字文》给明堂送去,君上等着呢。”

    潘毅接过卷成册的简牍,转身就离开了官舍。

    南卓忽然发现似乎有点不太对劲,接着在边子白等人离开之后,其他人相继也离开。南卓这才想起自己抄了一个多时辰,最后书没了。有心张嘴问其他人借,先看端木方……算了,这家伙是对头,属于敌对阵营的敌人,不适合走太近。

    其他人……?

    刚才他似乎还曾一度一掠过子南丑等人的字难看来着,借阅恐怕是痴心妄想。

    落在最后的仲叔牙似乎看出了南卓的为难,爽朗道:“南少爷是否想要借阅?”

    “有劳!”南卓心情复杂地接过了仲叔牙的书简摊开之后,脑子里就剩下了一个问题——这是哪国的鸟字?

章节目录

战国之菜鸡联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水鬼游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水鬼游魂并收藏战国之菜鸡联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