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压人的意思。结局很悲剧,苟变被王老头给拒了。王诩根本就不看好苟变能够传承他的衣钵。

    子蒙长叹了道:“对苟变不公平!”话说完,觉得不能完全诠释他内心的想法,然后补充了一句:“对伯灵也不公平。”

    公平?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公平很重要。可对于贵族,他们生来就是让人嫉妒,诠释者世间最为不公平的状况的一群人。哪里还有公平可言?再说了,王诩看在孙伯灵的面子上,恐怕真无法拒绝苟变的加入。毕竟老头找一个合意的弟子,恨不得把六国都翻一遍,才找了一个庞涓。要是再遇到孙伯灵,王诩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会答应下来,不就是苟变旁听吗?

    这有什么难的,让他去好了。

    第211章 图国-->>(第1/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有什么难的,让他去好了。

    子蒙随后问了边子白一个问题:“你看好他吗?”

    “苟变?”

    子蒙缓缓点头。

    边子白想了想,组织了一下心头的语言,才郑重的开口道:“他还行。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武艺好至少能够在战场上多一份保命的把握。至于兵法这种事,两军交战,勇者胜。主将武力超群,士卒勇气倍增。但是否运气好,就难说了。毕竟,战场上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苟变的武艺在卫国还算不错了,至少震慑军中已经没有大问题。他缺少的是对军队一个系统的认知,如何练兵,成军,选择战机等等。子蒙让他拜在王诩门下,就是让苟变学这些知识的。

    子蒙身后靠着一床被子,仰着脑袋,看着房梁长叹道:“可不是如此,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他应该是想起了姬颓带领私军攻入帝丘城的那一役,城内失火,本来就不过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意外而已,可没想到的是帝丘城内城头上的守军崩溃了,以为支持姬颓的士大夫在帝丘城内里应外合,顿时弃了城墙,逃跑了。姬颓的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入城内。

    结局就是,军心,民心都崩溃,怀公在宫门被攻克,守军绝望中点火焚烧之后,站在宫廷最高的一座宫殿——执政殿前,眺望宫门方向,看到了浓烟和火光之后,再无侥幸拔剑自杀,而晚一些赶到的子蒙只能带着怀公的子嗣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逃亡之路。

    运气……似乎也很重要。

    要是当年没有那场毫无征兆的失火,或许一切都将改变。

    边子白尴尬一笑道:“忘了正事,原先受到子蒙大夫的关照,先前在帝丘城外应龙带着子氏私军出手,小子恐怕回不了城了。既然苟变无处学习兵法……”

    “你愿意收他为弟子?”子蒙浑浊的眼眸顿时亮了起来,苟变或许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一桩心事了。一旦解决,他将毫无牵挂。

    边子白大恐,心说:“小爷什么是时候说过要收苟变当徒弟了?这家伙要是天天在家里,还曾经追求过路缦,膈应不膈应?”收苟变为弟子,这是说什么也不能答应的。

    边子白急忙摇头道:“子蒙大夫误会了,小子以为《司马法》多为论政之谋,牵涉战阵练兵只有只言片语。”这话倒是中肯的很,相传《司马法》是姜子牙所著,按照身份他应该是文王和武王的大司马,而不是执政(国相)。但《司马法》并不是一本纯粹的兵书,很多都是关于政务的处理方法。武将学这些根本就没用。

    而且《司马法》篇幅很小,夹杂了太多的私货的情况下,那么把兵法的内容一减再减,以至于很多贵族子弟学了《司马法》之后,还是对如何指挥军队一无所知。

    如果有一本内容多一点,对于兵法阐述更加明确一些的兵书,对苟变来说,或许统军能力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而边子白手上确实有这样一本兵书,写兵书的人名气很大,但不是孙伯灵的玄祖——孙武。不会因为拿出这本兵书之后,引起孙伯灵的不满,毕竟这是孙家的绝学,外人看都不准看,更不要说学了。毕竟《孙子兵法》的内容更加丰富,可真以为有一部兵法就能纵横天下,就大错特错了。后世著名军事学院出来的将军,还是当炮灰的多,名将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说话间,边子白拿出了随身带着的一卷书,交给了应龙,后者将简牍外面包裹的麻布揭开之后,一卷成色很新,甚至木纹清晰可见的简牍出现在了子蒙的面前。而简牍背面的三个字,让他顿时动容起来:“这可是重宝,你可舍得?”

    “在下最怕人情债,如果能够还了子蒙大夫的人情,未尝不可。”边子白笑了笑,有种装逼的高手范,当然他心中可是另外一套说辞:“反正又不是我的。”

    “可有要求?”书是很贵重的,这种贵重远远要超出边子白对知识的理解。他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不能体会到,一部书能够传承出一个几百年的家族。无数人苦心研究之后,将书中原意揣摩通透,或者干脆是理解到面目全非,出现了新的领悟。

    这才是知识的真正意义。

    而书也是分等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国之菜鸡联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水鬼游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水鬼游魂并收藏战国之菜鸡联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