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习‘屠龙术’的时候,边上多了两个不受欢迎的小家伙。(书.屋 shu05.)

    就嬴渠梁的人生经历,似乎比起孙伯灵来说,很丰富。但是和苟变一比,他没事都不是。少不了会受到苟变的反感和不耐烦。

    可气人的是,嬴渠梁的身份让苟变也无可奈何。算嬴渠梁已经是老司机了,可是面对苟变这等‘巫妖王’,他还是要甘拜下风。尤其是,年纪上的差距太大,根本就无法控制身份带来的气势。于是,堂堂将来的秦孝王在苟变的眼里,总结成了三个字——小屁孩。于是苟变将两个秦人的举动当成小屁孩的无理取闹。

    但他并不想让两个外人听到他和边子白的问答。

    尤其是《吴子兵法》对苟变来说太重要了,甚至他的老师子蒙为了能够让他学习到兵法,不惜多次恳求王诩,都没有结果。

    要不是边子白拿出来了《吴子兵法》,谁也不知道吴起的兵法还有流传下来了。

    用军中瑰宝来形容《吴子兵法》也不为过。

    要是让两个不受欢迎的外人给学去了,岂不可恨?

    苟变开口的时候还是多了一丝顾虑,反倒是边子白不在意:“你的问题我已经知道了,那么现在,我就讲一下吴子治兵的思路。”

    “这个……他们?”苟变偷偷伸出手指指了指嬴渠梁主仆两人的方向,脸上纠结无比。他甚至想着实在不行的话,干脆他和边子白直接去上军的军营里,反正有两个师的军队,总共五千兵卒在军营之中,秦人就是再蛮狠,难道就凭借几个人还敢冲击军营不成?

    边子白摆摆手道:“随他们去,听到多少算多少。苟变你要知道一人的智慧终究是有穷尽的时候,三个普通人的智慧,或许就能超过一个中上之人,你知道原因吗?”

    兵法这东西,后世都是用来研究文化的一部分。

    真要想着靠一部兵法去打仗,还能战无不胜,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要真是如此,两宋的军队和将军,就应该是华夏最强大的军队和将军了。毕竟,论兵法谋略,两宋的将军们都应该学过,武经七书,什什么《尉缭子》啦,《孙子兵法》啊,《吴子兵法》啦……统统都有,可稍微对历史有点了解的华夏人,只要提起两宋的军队,都会忍不住想要骂人。

    太憋屈了。

    世界上最好的武器。

    世界上最好的近海舰队。

    世界上文化程度最高的军官体系。

    还有,世界上数量最庞大的军队和军工后勤。

    最后,稀里哗啦就败了,败在了一个野蛮族群手里。好不容易出个岳爷爷,还被奸臣和昏君给害死了。这让人还能活?

    而且,打仗不用兵法也能打赢的也不是没有。比如说民国时代的陈炯明,他带着一万多农民,靠着一本《论语》打下了兵力不少于他的南方重镇——广州城。这谁敢相信?可奇葩的是,这竟然还是真的。

    所以,兵法虽然是前人军事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关键是在什么人的手里才能发挥作用。

    嬴渠梁似乎有老秦人的血统,但是否是一个名将,真很难说。尤其是,很多名将并不是学了兵法才变成名将的,而是成了名将之后,才写一部兵书。

    边子白也不看嬴渠梁和景监两个,自顾自的说了起来:“吴子是儒生,他从军之后,虽然脱去了襦袍,但是有一点不会变的。他骨子里还是认可仁义信,这些儒门最珍视的道义。或者说,他认为这些被孔夫子推崇的道义是有用的。所以,吴子用兵从士兵的感情开始培养,说是爱兵如子,也不为过。吴子亲自清洗包扎士卒的伤口,甚至吮吸脓血……这就是主将对士卒的仁。”

    说到这里,在场的几个人脸色都有些怪异,爱兵如子到这个地步,他们也吃不消啊!可边子白又说了:“表面上看,吴子的做法已经做到了一个仁者最大的限度,但是苟变,你发现这样做,似乎用处不大。”

    苟变脸色黯然道:“不错,确实如此。”

    “你弄错了地方。吴子这么做,他需要解决的是一个士兵勇气的问题,让士兵得到尊重来感激主将,怎么他们将要报答主将,只能在战场上拼命,那么就是义。但是卫国的百姓心思太多,你有这种小花招骗不了他们的。”

    边子白怎么一说,顿时让苟变脸如苦瓜,似乎确实是这样。他的这种平等和尊重,在上军里根本就没有几个士卒会相信,甚至觉得他邀买人心,良心大大的坏啊!忽悠着哥几个去送死,这人太可恨了。

    “他将这些道义运用到了军队的治理之中,但还不够。需要法的严苛来彰显军法的严酷。于是就有了赏罚分明之说,可归根结底,这是术而非道。赏罚分明很简单,有功赏,有过罚,立个军法杀几个傻不愣登的二愣子,然后将首级挂在辕门上,全军的士卒都会害怕。”

    “这个恐怕不成!”苟变根本就没有边子白如此心硬,哪里敢大开杀戒啊!再说了,士兵的训练本来就辛苦,小错用重刑,会引起士卒的反感。这是他非常担忧的地方。

    第257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国之菜鸡联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水鬼游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水鬼游魂并收藏战国之菜鸡联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