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然的颔首道。

    看看众人一眼,再继续道:

    “我鲜卑族豪迈不羁,自由奔放,哪有汉人这些迂腐的臭规矩。

    自己喜欢谁,就大胆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追求。

    汉人的文化,确实源远流长,有很多是值得推崇。

    可就这些迂腐的陈规陋俗,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取!”

    拓跋焘此番说话,不管他用意如何,都令顾倾城与拓跋肃然起敬。

    即便是对手,拓跋也敬佩这样胸襟坦荡的对手。

    “皇爷爷果然高瞻远瞩,一语中的!”拓跋不无敬重道。

    拓跋余脸色早已红一阵,白一阵,平时面无表情的脸,竟忍不住杀气外泄。

    闾左昭仪眼看拓跋余瞪着拓跋焘,剑拔弩张。

    她知道拓跋焘的心思,是想把顾倾城占为己有。

    余儿之前是不喜欢所谓的娃娃亲,但他知道顾倾城就是那娃娃亲后,已经喜欢到失魂落魄了。

    若陛下把顾倾城夺了去,余儿怎会善罢甘休。

    如此一来,拓跋余与陛下必誓成水火。父子关系一僵,势必影响余儿的前途。

    她想到顾倾城手上的信件,若她成为陛下的妃嫔,她随时随地就会把信交给陛下。

    若她是余儿的王妃,自己是她的婆婆,一荣俱荣,她应该还会顾忌点。

    最后她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顾倾城退亲。

    闾左昭仪又软软道:

    “陛下,咱们既许下承诺,便应一言九鼎,才不失皇家体面。

    顾倾城毕竟是汉人,汉人此习俗礼教,千年以来亘古不变,她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否则,她便成了不孝之人,让她有何面目,面对九泉之下的母亲?”

    她特别提到顾倾城的母亲,死者为大。

    “……”拓跋焘一时哑口,闾左昭仪正暗自高兴。

    拓跋焘心情复杂的看着顾倾城,心里琢磨着:

    拓跋余和闾左昭仪说得合情合理,纵然儿说大魏没有娃娃亲之说,但自己既许下承诺,众目睽睽之下,也不得不承认顾倾城未来王妃的身份。

    拓跋焘踌躇着。

    拓跋翰见父皇喜欢上了那个顾倾城,而拓跋余拓跋也好像志在必得。

    他何不从中挑起风波,让他们鹬蚌相争,激起父皇对他们的仇恨厌恶,他可渔翁得利。

    “父皇,儿所言有理,我们鲜卑族确实没什么娃娃亲之说。

    只要是喜欢的,谁有本事就抢过来。

    若怕亏待了顾倾城,世人诟病,封顾倾城更好的位分,给她一个更好的前程,顾倾城未必就不乐意。”

    拓跋翰明里暗里,让父皇以自己的权力将顾倾城收入后宫。

    若父皇真的就如此做了,拓跋余拓跋定会与父皇反目,他这个东平王岂不是一人独大了。

    拓跋焘已经有些心动……

    “翰儿,你是否越扯越远了?”一直没说话的老祖宗陡然喝道。

    她并非老眼昏花,只是偶尔故意装装糊涂罢了。

    她可是听出拓跋翰弦外之音,撺掇皇帝将顾倾城收纳进后宫。

    他这是想鹬蚌相争,皇帝和拓跋拓跋余失和,他可渔翁得利。

    她的龙头拐杖又重重的杵了下地面,发出轰的一声。

    “鲜卑即便没什么娃娃亲之说,也讲求两情相悦,更有法度,岂容你们胡作非为!

    什么叫喜欢就抢过来?你们当哀家的小倾城,是一件货物,是一头牲口,说抢就能抢吗?

    有哀家一日,哀家看你们谁敢强迫我的小倾城!皇家的一举一动,世人都看在眼里呢!

    没规矩不成方圆,大魏国法森严,条条都悬在你们头上。

    难道你东平王平日里,就是抢夺掳掠,视国法等同儿戏吗?!”

    拓跋翰一听,吓得汗流浃背,一边擦汗一边跪下老祖宗面前,颤声道:

    “老祖宗教训得对,是……翰儿口没遮拦,说话不经脑子啦。”

    “一个口没遮拦,说话不经脑子而又骄奢淫逸的皇子,皇帝万年后,能将祖宗来之不易的百年基业交托给你吗?”老祖宗又咬牙道。

    “翰儿谨遵老祖宗训诫,回去定当好好反省,于宗庙面壁思过。”拓跋翰瑟瑟的匍匐在地上。

    天底下,除了父皇,他最怕就是这个位高权重的老祖宗了。

    老祖宗骂拓跋翰,其实是敲山震虎,让皇帝不可以胡作非为。

    皇帝当然听出弦外之音。

    眼下他也不敢忤逆老祖宗,对于顾倾城,他只能是缓缓图之。

    拓跋眼看皇爷爷不得不宣旨,他又急道:

    “皇爷爷,倾城既筹备老祖宗寿诞有功,您何不问问她本人,是否愿意接受这门娃娃亲?”

    拓跋焘看着顾倾城。

    顾倾城却垂眸,心里千回百转,尽是想着拓跋方才要娶公主为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飘渺倾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采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采玥并收藏飘渺倾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