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拜牛翦那个匹夫所赐,我等此前的大好局面已一朝丧尽……”

    说着,他再次用痛心疾首的神色看向邯郸城。

    别看他逃出来了,但他麾下的军队,目前还被陷在城内,包括田不禋与卫援、田璜、翟丹、彭质等部将。

    蒙仲当然知道公子章遭到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因此才会有这种万念俱灰的情绪,但站在他的立场上,他有必要尽可能收拢公子章麾下的败兵。

    因此,蒙仲亲自出面收编了那些从邯郸城内逃出来的叛军士卒,命他们重新组成阵型。

    不多时,卫援、田璜、彭质保护着田不禋从邯郸城内逃出,跟城外的公子章与蒙仲汇合。

    当时,卫援向公子章禀报了几个噩耗。

    比如说,见大事不妙,许钧当即投降了王师;再比如,翟丹为了给他们断后,不幸被王师的猛将廉颇所斩。

    得知此事后,蒙仲询问卫援道:“卫援司马,不知我族叔蒙鹜何在?”

    “还在城内……”

    卫援用带着几分敬佩的口吻说道:“许钧投降王师后,便命你族叔蒙鹜率军协助王师进攻我军,然而蒙鹜并不从命,率领一部分兵卒与我军汇合,最后与翟丹一同为我等断后……”说着,他看了一眼仍有些万念俱灰公子章,带着几分愧疚对蒙仲说道:“蒙司马,虽然我这提议不近人情,但……但我等必须护送公子先离开这里……实在抱歉。”

    “卫司马言重了。”

    蒙仲微微摇了摇头,旋即正色说道:“我已命乐毅率军先前往曲梁邑,确保那边的营寨仍在我方手中,几位司马可护送安阳君先返回曲梁,在下愿为诸位断后……”

    “蒙司马……”

    感动于蒙仲愿意留下断后的豪情,卫援在跟田璜商议后,最终田璜决定留下来陪同蒙仲一起断后,顺便尽可能地收拢败兵。

    就这样,公子章、田不禋、卫援率领撤往曲梁邑。

    幸运的是,随后不久,蒙鹜便伙同数千叛军逃出了邯郸,与蒙仲、田璜二人得以在城外相会。

    “蒙鹜叔!”

    “阿仲!”

    再彼此相见后,蒙鹜顾不得与蒙仲叙叙叔侄之情,着急地喊道:“还陷在城内的我方士卒大多都投降了,只有这点人愿意随我杀出邯郸,快撤!在我身后,即是牛翦、赵袑、廉颇、赵贲等人的追兵!”

    蒙仲定睛看向邯郸方向,果然瞧见东城门内源源不断地涌出王师赵军与牛翦麾下的骑兵。

    “走!”

    随着蒙仲一声令下,近万叛军一同向曲梁邑溃逃。

    而此时在他们身后追赶的,即牛翦麾下的骑兵。

    此时,蒙仲终于得以见识骑兵在平坦地势上的威力,尤其是当面对一支溃逃的军队时。

    只见那一名名骑兵,双腿夹住马腹,徐徐追赶着面前溃逃的叛军,轻轻松松就收割了一名名叛军的性命,以至于在叛军溃逃的这条道路上,遍地都是叛军的尸体。

    蒙仲不是没有看到那些叛军士卒的惨状,只是他对此无能为力罢了。

    毕竟他手中就只有三千余兵士卒,若是他留下来断后,一旦那些早已失去斗志的叛军逃远后,他这三千兵卒必定将陷入王师的包围,继而被一举歼灭。

    因此他唯一能做的,即下令士卒们加快速度逃跑,哪怕途中看到有叛军士卒因奔跑而摔倒在地,甚至于因此被后面追赶的王师赵卒追上,他也只能转开双目,不敢去看那些叛军士卒最后的结局。

    就这样惶惶逃到曲梁邑时,天色已暗,先行一步回到曲梁邑的乐毅与卫援等人,接应着蒙仲、蒙鹜、卫援等人的军队撤到了营寨。

    见此,一路追赶着叛军的赵国骑兵,这才暂时撤退。

    当晚,公子章再次召集麾下部将商议对策。

    此时,除了蒙仲、乐毅二人所率领的近五千兵力外,公子章麾下只剩下约七千左右的兵卒,且这些兵卒一个个精神萎靡,毫无斗志。

    而事实上,别说这些士卒,就连卫援、田璜,甚至是公子章,亦是惶惶不知所措。

    见此,蒙仲便向公子章建议道:“安阳君,似眼下的处境,不妨先率残军撤回沙丘行宫一带,与赵主父商议一番,再做定夺。”

    公子章默默地点了点头。

    想来事到如今,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在蒙仲的建议下,叛军于次日,即十月十二日,弃守曲梁邑,再次向东面撤退。

    而同日,牛翦则在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与阳文君赵豹三人的引荐下,在邯郸宫拜见了赵王何。

    当赵成、李兑二人表述了牛翦的功劳后,赵王何对牛翦大加赞誉,称赞牛翦弃暗投明,无愧是国之栋梁,这让牛翦对于自己背叛赵主父的些许惶恐稍稍平复了些。

    随后,赵王何又问道:“眼下叛军那边的局势如何?可还有复攻邯郸之力?”

    赵成闻言笑着说道:“托君上之福,叛军经受今日的溃败,五万叛军最起码折损了三万人。……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战国大司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贱宗首席弟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贱宗首席弟子并收藏战国大司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