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让你们文武双全,虽是文人但也要有武才!

    你们将被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射御训练,而且这将是以后京师大学的常例,除身体的确羸弱或残疾者外,每一年开学的新生都得进行训练。”

    朱厚照这么一说,张璁和夏言都惊讶地啊了一声,有些后悔报名来京师大学读书。

    “军训好啊!玉不琢不成器,陛下所谓的这个军训实乃良策,本来各学宫也有射艺一科,但大都荒废,如今京师大学自然不能同其他学校,当有此例,方能培养出上马治军、下马治民之才!”

    严嵩首先提出了赞同,借机又奉承了朱厚照一下。

    “严卿虽年轻,但体质不强,缺乏锻炼,就一起参加训练吧,着你提督军训新生营!”

    朱厚照见此便笑着说了一句。

    严嵩张大了嘴,他没想到陛下会让自己跟着训练,他本来以为只是训练学生才跟着附和了一句,因而他现在后悔死了,心想自己多什么嘴,但他尽管心里不乐意,嘴上还得说着愿意:“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好好训练!”

    朱厚照微微一笑,没多说什么,只道:“走,今日朕先给你们上一天课,先上文科的。”

    因为是皇帝讲课,这些人倒也感兴趣。

    朱厚照来到京师大学的文科大教室后,便让王阳明等一干人坐下,但几人无法接受皇帝站着自己坐着的方式,依旧还是站在朱厚照面前。

    而朱厚照也没有强求,走上讲台后,拿起炭笔,便在涂抹石灰的墙壁黑板上,写下了讲课题目:

    《一只无形的手与帝国崩溃的红线》

    王阳明、严嵩、张璁等人,看见朱厚照写下那个题目后,一下子便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朱厚照的题目上来。

    王阳明等人,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题目,和这样的讲课方式,都在想,什么儒家经书里写过这句话?为何这句话左右还打上奇怪的符合?这句话为何这样白,且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朱子批注过吗?

    众人疑惑归疑惑,一时也不好说什么,因为朱厚照,这时候已经开讲了。

    ……

    一场课下来,朱厚照讲完了,而底下的王阳明、严嵩、唐伯虎、张璁、夏言等人都呆了。

    “听懂了吗?”朱厚照问道。

    众人不知道是该摇头还是该点头,唯独严嵩先开口道:“陛下所讲别致有趣,臣听了很有感悟,但又不甚明白!”

    张璁则起身拱手道:“敢问陛下,您刚才所讲出自何处,是何家之言,有书吗,臣想看看!”

    王阳明这时候也起身道:

    “陛下!臣想问……

    “陛下!臣想问……

    “陛下!臣想问……

    王阳明问的太多,吓得朱厚照直接跑出了教室:“先别问,以后再慢慢解释,朕带你们去学理科。”

    王阳明和众人便只好跟着朱厚照往外走去。

    唯独夏言没跟着去,而是直接从讲台上,拿起笔和纸来就开始写,硬是仗着自己记忆力好,把朱厚照刚才的话,都一五一十地写了出来。

    而理科教室这里,朱厚照已经让丘聚拿来了几件玻璃制造的凸透镜,与用玻璃镜组合成的原始版望远镜和显微镜出来,一边展示一边说道:

    “朕所设理科是探万物万事之理,朕时间有限就简单说一下,比如用这个凸透镜看这本《论语》,字会变大,以及用这个望远镜外面,可以看得更远,你们不信可以试试”

    朱厚照这么一说,王阳明等人皆好奇地拿起这些器材尝试了起来,一个个皆瞠目结舌起来。

    “这是为何,这个玻璃为何可以让字变大,它有什么神奇之处?”

    “这玻璃也是,居然真的可以看得更远,那边的树好像被拉近了!”

    “陛下,敢问这到底是什么理,这真正是让人无法理解!”

    见众人都跟一群小学生一样,朱厚照只好耐心地,拿起一个烧杯接了些水:

    “这些都是利用光的原理,光有反射原理,也有折射原理,你们看,朕将这根毛笔插入这个装水的玻璃杯里,从外面看是不是毛笔便弯了,好像被折断了一样!”

    朱厚照说着又把毛笔拿了出来:“但它其实是完整的,并没有被折断。”

    “这真的是大开眼界!这是墨家之学吧?”严嵩惊讶地问道。

    王阳明则一直在苦思之中。

    朱厚照这时候只说道:“这些都是光的原理,无论墨家有没有提到过,确切地说,他都是存在的原理,只要是光就有此理,亦如人也有自己的理一样,不过要探明万物之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得讲究方法;

    王守仁以前格竹悟理,为何没有悟出来,是因为他只看竹,不知道去仔细了解竹子,了解竹子是怎么长的,到底是什么物,可以用来做什么,可以做衣服、还是可以做纸张亦或还是可以做竹筒饭!

    这光亦是如此,我们也得去了解它,为什么他能透过玻璃不能通过木板让我们眼睛看见,为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正德大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夕秋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夕秋月并收藏正德大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