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升家族,一万两四千领七两银!”

    在念了八虎以及其他几名官员后,就念到了马文升这里,马文升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也能得到一万多两白银,他甚至有些担忧起来,担忧自己得了这笔银子会不会被人弹劾,弹劾自己贪墨,有损自己清廉之名。

    但是,与此同时,马文升心里也是很高兴的,他没想到自己做了一辈子的清官,有朝一日也会得到一万多两银子的合法收入,这比做生意都还要划算,心想这下子自己死后不用担心用薄木做棺材了。

    因为当初皇帝朱厚照没得势,因而愿意拿钱给朱厚照的官员并不多,当然也不排除要装清廉的,所以被分红的帝国官员也不多,所花时间也不多,很快就念完了参股官员们的分红数据,但朱厚照并没有宣布散朝。

    这次财务会议,他发钱是为了给跟着自己办事愿意为自己贡献的人分利,同时笼络住一些官员跟着自己发财并因而忠于自己,但这不是他最终目的,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有扩张性质的阶层,因而,他得利用自己是皇帝身份做一下倡导。

    “现在众卿皆分得了银钱,众卿不必因此感到担忧,担忧有人弹劾你们为自己牟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朕回馈给你们的,是合乎理也合乎法的,但众卿与朕一样,我们不是商人,众卿是朝廷官员,担负着大明的江山社稷!所以,即便是金银之物到了众卿手里,也当同朕一样,拿来为百姓谋福祉!而非为个人与家族之私利。”

    朱厚照这么一说,刚才还因为得到很多银子而高兴的官员们一下子就心里不高兴了,心想果然还是白高兴一场,皇帝说是发给自己,可终究还是要收回去的,而且理由很正当,要拿去为百姓谋福祉。

    内阁首辅马文升同其他官员一样,心里自然也有些失落,但他觉得自己作为首辅,还是要做个表率,便先站了出来:“陛下所言甚是,臣愿意献出这笔银子进户部。”

    “臣也……臣也愿意!”

    “臣……臣愿意!”

    ……

    摄于朱厚照的帝王威严,这些官员都没有拒绝。

    朱厚照不禁哑然失笑:“众卿这是干嘛,朕没有要你们把银子捐纳给国库的意思,朕的意思是为大明千秋计,朕与众卿当订立一则守约,一则关于今日所得利益如何使用的守约。”

    帝国官员们听见朱厚照这么说,都松了一口气,心想还好这么多银子不用献出去,不然真是有点可惜,如今听朱厚照要他们遵守什么守约,也都没觉得什么,猜想或许就是不要骄奢淫逸什么的吧。

    于是,一干文武官员便回道:“请陛下示下!”

    “好,你们都是为官已久的人,当知道百姓所占土地数量与人丁对于朝廷的重要性,所以,朕要求你们,今后所得利益一不得用来购买关内土地和接受投献,二不得用来买大明子民为奴,三不得家族不得拿来经商,不得存起来传之子孙!”

    朱厚照说完后便看向了这些官员,而这些官员们则有些不理解,暗想这不拿来购买土地和接受投献可以理解,是为了保证朝廷税赋来源,不买人为奴也可以理解,不经商也可以理解无非是为了避免自己以权谋利,而且本就应该以农为本,商为末,但为何不得存起来,难道要花掉?

    这时候,兵部尚书许进便这样问了一句。

    “没错,朕就是让你们花掉,身体差的就买根人参补补,喜欢画的就买名画,喜欢古董的就买古董,该治园的治园,或者放到皇家银行与借出去也行。”

    朱厚照这次给这些参股的官员分红给的是银子,就是想要让他们把银子花出去,让大明的经济生活活跃起来,并通过这种方式让白银逐渐成为帝国主流货币,为将来开海做准备;

    同时,朱厚照言外之意就是鼓励这些人对外扩张,关内的土地人口不能买卖,海外和关外的自然是可以的。

    朱厚照这样做,也是为了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与财力去促进帝国科技与经济发展与改变,而不是存在地下或者变成更大的地主,至于不让他们直接经商则是避免官商勾结,虽然不能完全阻止,但至少明面上,朱厚照是不支持甚至是禁止的。

    现在的大明官员,尤其是现在在财务会议上的官员,都还不是有商人背景的,甚至对个人利益也不是那么看重的,社会**程度还没到万历后那么严重,因而如今朱厚照这样要求,这些官员也都没有拒绝。

    于是,所有在场的官员都签订了这份守约,朱厚照也立即下旨将这份守约镌刻于奉天殿且立碑以记,并道:“现在谁不遵守这份守约,朕就直接拿回他应有的份额,都明白了吧!”

    “臣等明白!”马文升等官员回道。

    参加财务会议的这些帝国官员们陆陆续续拿着手里的凭证退下了,他们其中很多人还是不敢相信自己一下子多了这么多银子,而且居然不是从下面收来的,是皇帝给的,甚至还不是赏赐,是自己应得的利润。

    马文升为了让自己家人从此不再抱怨自己不会做官,同时也是为了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正德大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一夕秋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夕秋月并收藏正德大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