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奉先第256章豪气干云乞伏部的首领乞伏祐邻就是坚定的增兵一派,而秃发匹孤又一向没有主见,最后还是乞伏祐邻占了上风。

    大会的议题就从增不增兵变成了增兵多少。

    他们还不知道,一支强大的汉军骑兵正如汉人的先辈一样,横跨大漠戈壁而来。

    赵云率领大军行进在一望无际的大戈壁之上,平坦的戈壁滩十分适合骑兵的行进。

    一队队整齐的汉军骑兵,万马奔腾,不时传来阵阵的口号声和号角声,豪气干云。

    经过这些日子的连续行军,从地图上来看,他们已经接近了目的地,西海草原。

    前方已经看到了蜿蜒的甘微河,按照向导所说,只要顺着甘微河向西,就能直达鲜卑人的王庭。

    乞伏部和秃发部的王庭都在西海岸边,一东一西,比邻而居,两大部落的主要部族都聚居于此。

    根据情报部的情报显示,两大部落最少有八到十万帐在这片草原上,也就是说最少有五、六十万人聚居于此。

    以游牧民族的战斗力而言,六十万人口,控弦之士最少也有六到八万人,倒是与自己的军力相当。

    经验丰富的骑兵二师与匈奴仆从军在远征军的前面开路,新成立的骑兵八师和鲜卑仆从军则跟在他们的后面。

    特别是鲜卑仆从军,这是他们投降归顺吕布之后,第一次协助中央军作战,赵云还不能完全相信他们。

    所以骑兵八师也有监视他们的任务,牵招倒是对赵云信誓旦旦,保证自己的手下不会掉链子。

    终于在距离西海草原还有百里的时候,汉军开路的斥候小队与鲜卑人的游骑哨兵遭遇,并且进行了激烈的交战。

    虽然汉军的斥候们,就是骑兵二师的侦察连大获全胜,可是鲜卑人的暗哨还是成功地逃回王庭,将汉军到来的消息送了回去。

    正在聚会商议的两大部落的高层们大受震动,没有想到,汉人的野心如此之大,竟然横跨千里戈壁沙漠来进攻自己的老窝。

    不过鲜卑人尚武的天性早已融入他们的血脉,虽然开会商议出兵西域的时候,一个个磨磨蹭蹭,可是保卫家园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是迅速的。

    不管来了多少汉军,都必须要保卫自己的王庭,乞伏祐邻和秃发匹孤立即下达了总动员令。

    两大部落所有能拿起武器战斗的男子,无论年纪,都要到王庭这里集合,所有的老弱妇孺则向北转移。

    游牧民族早已适应这种生活,所以这样的突发情况只是给他们带来短暂的混乱,很快就能应对自如了。

    所有的鲜卑男儿都拿起了武器,穿上了父辈留下的盔甲,不管是铁的、青铜的,还是皮的,有盔甲的就足以证明家族的先辈是高级武士。

    还有许多倍他们抓来或者强征来的奴隶,也发给了简陋的武器,虽然不堪大用,当做炮灰也好。

    鲜卑人平日里就是半军事化管理,大小贵族们本身就是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所以他们很容易就纠集和掌握了各自的军队。

    然后,一支支鲜卑人的百人队、千人队百川入海一般,汇集在王庭前的大草原上。

    鲜卑人派出的哨探游骑,不断与汉军的斥候部队遭遇,小规模的激战不断。

    因为他们始终无法打败汉军的斥候,接近不了赵云的本队,所以乞伏祐邻一直无法得到汉军的准确数量。

    不过当所有的鲜卑人都集中起来之后,竟然有多达二十万骑兵之众,乞伏祐邻等一众鲜卑人高层顿觉腰杆更硬了。

    汉人远道而来,又都是骑兵,能有个几万人撑死了。

    自己可要好好教训教训这些汉人,让他们知道草原还是游牧民族的天下,汉人只适合在家种地,骑马打仗的本领还得再学个几百年。

    十多年前的凉城之战,当时他还年幼,自己的父亲只带了五千族人去应付和连,并没有真正出力厮杀,所以对汉军的战力感受不深。

    而且当时打败和连和轲比能、步度根他们的是传说中无比强大的汉军步兵,吕布带领的骑兵出场之时,西部鲜卑的人早都逃走了。

    双方并没有真正交过手,而乞伏祐邻对轲比能和步度根这些老前辈,可是瞧不起的,认为他们已经老了,已经丧失了鲜卑人的勇武精神,才会同汉人交战屡战屡败。

    而西部鲜卑与汉军的真正交手,还是在西域这两年,与汉人的几次战斗,人数上占有优势的鲜卑人也并不吃亏,互有胜负。

    乞伏罗威的金满城之败,因为乞伏罗威被俘之后,并没有被族人赎回,所以具体的战败原因乞伏祐邻等人并不了解。

    这就是西部鲜卑人与赵云的军队交手之前的状态,轻敌、骄狂、自大。

    想想也是,二十多万的鲜卑骑兵,排列起来可真是漫山遍野,无边无际。

    赵云见自己已经被鲜卑人发现,便不再急着赶路,而是缓缓向前。

    尤其是占据了一个草原之上难得的大土坡之后,更是停止前进,全军原地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是奉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大连老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连老黄并收藏我是奉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