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头。

    古代的人尤其是平民百姓普遍文化不高,也许连小学生水平都没有,他们很迷信,一听有童谣这么说,那一定真的是天公的意思,不能反抗,于是他们信了。

    哪怕权势如董卓,也不例外。

    至少,原本就心生退兵的他,愈发的心动了!

    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非也!实乃李儒之计策也!

    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为董卓谋划出一条后路,迁都长安,无疑是很精妙的一步棋。

    假设说,董卓已无进取之心,他还将汉献帝刘协掌握在手中,这就是挟天子而慑诸侯,即使他们出兵讨伐,也要考虑一下天子的死活。

    而天子掌握在董卓手中,给他们安个反贼的名声轻而易举,在大义上董卓也占据优势。

    李儒料定联军久攻不下已暗生间隙,他们主动让出洛阳也会进一步激化诸侯之间的利益矛盾,联军也就会随之解散,董卓只要不昏了头,完全可以凭借手中的力量,安稳的过完下半辈子。

    再假如说,董卓经历诸侯讨董后,痛定思痛,他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因为他给其定下的根据地,就在老家雍凉之地。

    长安也正是雍凉之地的中心,董卓完全可以凭借涵关之险、陇关之佑,励精图治,重新掌控河内地区,吞并并州,图谋汉中、进军蜀川;这样大汉王朝的西方疆土就尽数于他,再努力些,一统天下也未尝不可。

    不得不说,李儒性格上虽有缺陷,太过嗜杀,除此之外哪一点都好!

    尤其他的战略眼光绝对可以冠绝天下!

    如果一切依旧,按照他的规划,最多二十年,天下一定能够归董!

    只是,相对而言,被洛阳繁华和权势巅峰渐渐迷了眼的董卓,开始有点掉队了...

    唉...

    汇报完,得到全权负责许可的李儒,轻叹一声,起身摇摇晃晃的走出房间,顺便帮董卓把门给掩上。

    屋子里,眼角瞥见床榻上的玉体横陈,重新升起性趣的董卓,三两步跨shàng chuáng榻,如同饿虎扑食一般。

    在嗯嘤的惊呼声中,双手把起美人**,立马挺枪,低喝一声,勇往直前,直捣花蕊。

    欢声、笑语,滚滚而出。

    屋外,青衫飘飘,莫名心酸,消瘦的背影,在余晖下,显得愈发细长。

    没来由的,李儒突然感觉到非常的累。

    或许,是他的心,累了?

    呵,大汉。

    呵,西凉!

章节目录

白马掠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琅骑竹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琅骑竹马并收藏白马掠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