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番思索过后,怀揣着对诛杀董卓后,能够还政于朝,手掌天下的美好梦想。

    刘协,到底还是心动了。

    整礼因为熏酒而凌乱的衣领,刘协重新坐回到桌案上。

    一旁的宦官李英,则是体贴的为刘协收拾残局,并准备笔墨纸砚。

    李英为刘协代笔,在刘协口述下,进行润笔后,洋洋洒洒的挥毫写下数份书信。

    再由刘协给予他的贴身玉佩,作为信物凭证。

    随后,李英便带着刘协发布的“复国大计”,匆匆而去。

    接下来,他的重任,便是联系上如今朝堂上,为数不多的几位元老朝臣和几位大家族的家主。

    要想绊倒董卓,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他们需要拉拢的对象,都是那些能够有权利或是声望,与董卓在某一方面,有对抗能力和勇气的人。

    事关重大,他们可不敢找一些墙头草,得慎重再三。

    毕竟,这可是对付的是凶虐的董卓,要是走漏了半点消息,怕不是除了刘协,所有参与者,都得死。

    而且,十有**,还是牵连九族的级别!

    当然了,正所谓天下熙攘,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亦是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愿意和刘协一起对付董卓的,不一定都是同一个原因。

    他们找的这些人当中,对抗董卓的原因和目的,有多少是为了小皇帝本身,谁也不清楚。

    毕竟,汉室和天子,虽然指代的意思大致相同,但是,在天下士子、诸侯们看来,却还是有所不同的。

    汉室是一面旗帜,是整个大汉民族的灵魂。

    大汉立世四百余年,自汉武帝之后,都是吊打周边异族的。大汉的疆域,在这四百年里,也是一再扩大。

    四周的异族,甚至有“来生愿做中国人”之叹!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一个“汉室”二字,可就不仅仅是刘氏天子的事情了。

    纵观历史,其中很多枭雄也好,英雄也罢,贤者也好,智者也罢,都会有很多有着民族自豪感之辈。

    这些人,都会自觉的,维护汉室这面旗帜。

    他们或许,不会尊敬天子,也不会多么在意天子,却绝对不愿意辅佐,篡汉之辈,毁掉他们心中的那面旗帜。

    在他们这些人看来,你可以不尊敬天子,也可以做权臣,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篡汉就不行,这就毁掉了他们心中的自豪之本!

    就像周王朝一般。

    哪怕到了战国末期,都出现了“驻马周边,问鼎轻重”之举,却也没有那位诸侯,敢擅自灭了周室。

    直到秦始皇一扫天下之时,统一南北后,再无能够形成战力抵抗的大国后,才敢公然灭掉周室。

    而在东汉三国时期,这种人,更是数不胜数。

    最著名的,便是曹操,以及他麾下,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的荀彧!

    作为代表人物,这二人,虽说后世争议纷纷,但是终二人一生,都没有篡汉之举。

    甚至作为理想型的荀彧,更是为此付出了生命!

    当然了,此时此刻,刘协也没有那个能力和功夫,去一个个斟酌分析,谁是纯粹的“忠臣”。

    反正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想法,心烦意乱的刘协,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

    偌大皇宫,心烦的人,除了天子,还有长安城中,许许多多的人。

    被天子和宦官李英,惦记的司徒公王允,就是其中之一。

    此时此刻,刚刚从朝中回到自家的庭院中的他,望着庭院中绽放的花朵,悠然摇了摇脑袋。

    望着天上的云朵,站在走廊上的王允,不禁叹了口长气。

    此时,一道婉转悦耳,仿佛清泉润心的轻柔声传来。

    “却是不知,乃父为何叹息?”

    一名有着倾国之姿的少女,从长廊的阴影中,显露出来。

    明眸皓齿,肌肤胜雪。

    身穿逶迤拖地,湘色如意纹纱裙,肩披雪青妆花薄纱花素绫,腰系宫绦,上面挂有一个素锦荷包,脚上穿的是莲花软缎绣鞋。

    青丝如瀑,宛若天上仙子。

    一颦一笑,都足以动人心魄。

    不用回头,王允都知道来的是谁。

    “怎么,忙完宫中事宜了?”听着少女带着关怀的声音,王允原本蹙紧的眉头微松,问道。

    少女轻挪莲步走上前来,微微一笑:“今日空闲。”

    她这一笑,令天上的云彩,都失去了色彩。

    看着美丽动人的少女,王允的愤慨忧郁,亦是被冲淡了不少。

    这位少女,便是他的义女,如今宫中的貂蝉女官。

    说起来,认下这个女儿,也是出于一次,偶然间的相遇。

    当时刚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白马掠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琅骑竹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琅骑竹马并收藏白马掠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