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绝对有理由对曹仁和夏侯惇斥责,不过他现在没心情!

    接连的失败对曹军士气的打击太大了。原本曹仁摆脱时,曹操还以为是刘琮、刘备通力合作才导致曹仁大败。敌军中文有徐庶、诸葛亮,武有关羽、张飞等人,如果两人通力合作,曹仁吃亏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他没想到,曹仁压根没见到什么刘备、关羽,甚至谁是刘琮都没见到,三万人的先锋就这样莫名其妙的不减了。夏侯惇倒是见到了刘备,而且眼见就要去的胜利时,又是刘琮出现了以压倒性的优势驱赶着夏侯惇。夏侯惇要不是跑得快,此刻只怕是在敌军大牢之中。

    而令曹操郁闷的是损失了三万步兵和五千骑兵,几员主将居然连刘琮的面都没见到。

    这不得不让曹操调整战略思维,本来以为自己这次的主要敌人是刘备,却不曾想刘备比老鼠还精,尚未见面就跑了。而那个年少的刘琮,此刻据说正在樊城严阵以待!

    曹操此时更加怀念郭嘉和贾诩,若是让两人分别跟着曹仁和夏侯惇,又何至如此?

    当然曹操还没到垂头丧气的地步,毕竟他的优势兵力还在,而战前锁定的最大敌人按照夏侯惇的说法如今只怕是剩下些残兵败将,自由刘琮绑着收拾。

    经过曹仁的试探,刘琮部队的野战实力也大致有了一个了解。

    在原地经过一日的休整之后,曹军还是按照既定的路线向襄阳挺近。

    这一次十几万人的部队一起行动,前军是张辽、李典,左军是于禁、夏侯渊,右军是乐进,曹操自率中军徐徐而行,程昱、刘晔负责押运粮草。

    整个队伍,除了了十万左右的战斗主力,还有将近五万的民夫。

    曹操虽然显得很淡定,但曹军的士气却是自曹操起兵以来的最低点,包括同曹操一起的许诸、曹仁等人都不看好这场战役的结局。

    而更多的士兵则想起了孔融孔文举临死前劝阻曹操的那番话。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曹军缓缓来到新野城下时,天空下起瓢泼大雨,而且断断续续的下了大半天,也算是给曹操一个见面礼。

    不习惯南方气候的北方士兵总算开始见识水的威力,好在很快大部队就进入了新野城,如果让他们在白河两岸那些低洼处继续呆着,他们只怕会疯掉。

    这样一来曹操想立即出征是不可能的。

    等到中军进了新野之后,曹操便立即召开军事会议,曹仁和夏侯惇被要求再次详细述说当初被伏击的情形,军师荀攸在一旁听得直摇头。

    两员大将都是曹操害得,反复强调刘备,刘备,结果都忘记了防备刘琮。等到刘备第一时间跑路之后,两员大将都放弃了应有的警戒。

    “公达,刘琮小儿固守樊城,你有何良策?”

    “丞相,我军如今士气低落,加上最近雨水频繁,不宜速战。荆州兵少,前番虽然占了不少便宜,相信他们如果聪明的话也不敢贸然出城。我军可以派出使者前往襄阳,并暗中掀动襄阳那些豪族,让他们帮我军。如若不然,在我军破城之后便……”

    这荀攸也是腹黑得很,刘琮与襄阳大族并不齐心的情报他得到之后便成了攻击点之一。

    曹操听后也是连连点头,阴雨连绵确实不适合攻城,不如暂时在新野暂歇,同时派人前往樊城和襄阳煽动城内居民。

    “那遣何人为使比较好?”曹操看看荀攸,又看看一众文官,这个使者名义上是谈判使者,但更多的责任便是煽动荆州百姓和离间荆州文武百官,因而智力和政治能力相对要求比较高。

    “主公,我愿前往!”

    “我愿前往!”

    曹操一看,是董昭和程昱,随即哈哈大笑:“公仁和仲德前去,此计必成!”

    确实,不得不说,曹操手下的谋士确实众多,出了北征乌桓病死的郭嘉,被刘琮刺杀的贾诩,早些年就去世的戏志才之外,如今还有留守许昌的荀彧,随军的便有荀攸、程昱、刘晔、董昭等人。

    就说这董昭,原仕袁绍,多有功劳,因受谗言而离开,成为张杨的谋士,后随张杨迎接汉献帝,被拜为议郎。董昭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昌,从此成为曹操的谋士,深受曹操信赖。后来,在董昭的建议下,曹操加九锡,成为魏公、魏王。曹丕、曹叡执政期间,董昭也多有谋划,官至司徒。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参与者这个身份就足以证明董昭之才,汉献帝到达洛阳,韩暹、杨奉、董承等人不和,相互争权。董昭假做了一封曹操的书信拉拢杨奉,杨奉非常高兴,劝诸将共同上表封曹操为镇东将军,董昭升为符节令。不久,曹操来朝见汉献帝,向董昭问计,董昭建议曹操迁走汉献帝,曹操依计将汉献帝迎往许昌。杨奉等人不满,出兵阻拦,但被击败,投靠于袁术。

    董昭的特长便是拉拢人才,198年,董昭升任河南尹。这时张杨被部下所杀,曹操派董昭去拉拢张杨的残部,董昭顺利完成任务,升为冀州牧。204年,曹操平定冀州,围攻邺城,董昭写信劝降邺城守将春卿。邺城平定后,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兴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魔力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魔力鸟并收藏兴汉最新章节